屋中岁月长
——读《趣味生活简史》
有人说“心安处即是家”,也有人说“有房子未必有家”。但是不管怎么说,房子总归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从远古时代的穴居到开始搭建茅屋,再到之后的以土砌墙,再到开发各种屋室的功能,房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我们生活和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有了书房,我们可以泡一杯清茶,拿一本书,安静地享受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有了客厅,可以让我们一家人或是亲朋好友共聚闲聊,或者舒服地躺在沙发上随心地看几眼电视;有了厨房,我们可以用心做美食。而《趣味生活简史》就是为我们介绍房屋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起源和发展的,它可以告诉我们人们在屋中度过的那些长长久久的 岁月。
真心说,“趣味生活”有的有趣,有的也无趣,倒不如说是有创意。
有创意首先表现在作者竟然可以把房子的发展与历史联系起来,虽然这种联系让我感觉到有点牵强。
你能想象过道和埃菲尔铁塔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你能想象过道会与美国新富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你能想象书房和捕鼠夹子、老鼠的繁殖能力之间的联系吗?估计很多人都说不能,但是作者比尔﹒布莱森能。他可以把梳妆室和掉进冰川里的尸体联系起来,也可以把地下室与纽约的挖掘运河联系起来,可以把哥伦布航行和餐厅联系起来,作者还可以把门厅和罗马帝国的解体联系起来。我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也不知道作者的这些奇思妙想是怎样产生的,但是他至少可以告诉我们人们的住处越来越复杂,功能也越来越齐全,奠定了现代人基本的生活方式。
“安居乐业。”房子为我们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在那里我们可以是完全自由的、舒适的,这就是家所赋予的房子的根本意义吧。有了房子不一定有家,但是没有房子就一定没有家,哪怕是租来的房子。在属于我们自己的房子里,身心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可以做最真实的自己。而属于我们的房子则可以被刻上我们自己的印记:简单实用,富丽堂皇,古色古香,或者充满浓浓的西洋味,一切都看我们自己的喜好。
我最喜欢的是书房,但是不喜欢作者在书中介绍的书房。我所期待的书房是简单的,一桌一椅而已,但是满屋的书却是不可少的。每日被浸润在书香里,就是在享受生活。我喜欢厨房,烹制美食可以让心处在温暖与满足之中,享受的是烹制的过程。看着各种食材在自己的手里发生神奇的变化,也可以感觉社会与人类的进步:再也不用茹毛饮血了,再也不用生吞活剥了。精神食粮与物质食粮都有了,这生活难道不是美好的吗?
在自己的天地里打造属于自己的生活,这就让房子有了越来越多的意义。“屋中岁月长,梦里乾坤大。”在属于自己的房子里,可以慢慢品味漫长的人生,可以慢慢感受生活的五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