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我对着电脑写作或回访客户半小时,这个时候大脑就有点走神,感觉到累了,这个时候的信号就是告诉我要适当休息一下,就如同学生集中精力学习45分钟后就要下课休息10分钟,一个逻辑;
那之前我的下意识反应就是拿过手机开始刷一下,这就会带来好几个问题;
一是一旦刷起来,就很不容易停下来,至少要15分钟以上,这就会把接下来的计划给打破了;其次,刷手机并没有带来更好的休息和放松,反过来一下子接收了大量的信息,反过来就消耗我们的脑力,更重要的是让我分神去想这些,所以当我们要重新调整进入状态时,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与其这样,为什么没有想着把中间休息的方式做一个调整呢?
比如最好的选择就是走到窗前,眺望一下远方,看看大自然的风景,听听外面的各种鸟鸣,从自然中寻找一下灵感与创意,发呆一会;
这个方式其实也是蔡志忠最重要的寻找灵感的方式,他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喝杯咖啡,对着黑暗的夜空发呆,放空大脑,感受来自遥远的神秘的具有无穷力量的自然的创意与灵感;
这是最轻松与简单,也是最舒服与健康的方式,一旦有了灵感就立即回到书桌前进行写作;
刚才的这一段就是我刚才写完上一篇文章后,去窗前发呆了一下所带来的启发,这个启发可以说每天至少帮我增加1个小时的创造时间,可以减少至少2个小时的刷手机的时间;
有时候刷手机还有个潜意识的认知,就是想去获取一些外界的信息,或者收集一些灵感;但是我越来越坚定的感知到,我们的大脑本身其实已经不缺信息了,我们的大脑的信息量已经严重超出了我们的能够处理的数量,大量的信息是没有来得及经过大脑的甄别思考判断直接被胡乱的扔进了我们的大脑房间里面;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有些苦恼,会有些矛盾冲突的想法;就是因为我们大脑里面胡乱的放着很多信息,很多信息不加甄别思考,甚至都是自相矛盾的内容,这会在无形中增加了我们的大脑内耗;
其次呢,这些绝大多数的信息,可以说超过99.99%的信息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价值,也不会让我们的未来变好,真正的我们的未来与发展的答案其实就在我们自己内心深处,我们真正应该花时间的是面对自己,从自己身上找答案;
刷手机是往外求的过程,而发呆思考是向内求的过程,这是完全两个相反的方向,方向不对,努力全费;所以我们真正应该下功夫的就是向内求,努力做好自己手上的事,这才是真正的成长与发展的正确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