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柳青儿会员扶持计划
“我写小说的许多方法,是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学到的,是自然地,切身地,以及实际地学到的。我想把这二十五年来一面在道路上奔跑,一面片段式地思考的东西集结成书。”-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谈到了很多,更像是一本自传体的回忆录,书中记载了多年来有关跑步的点点滴滴,及其在奔跑途中悟到的经验、体会,细细读来此书也蕴藏着淡淡的哲学的思想。
村上谈跑步时谈到了人生,而当我们思考人生时,想到了些什么呢?当提及“坚持”时,又该如何作答呢?
何为学习
什么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又有哪些东西值得真正地坚持下去呢?思前想后并无特别明显的答案,如若非要选出一二,那也只能怯怯地说就算是学习吧。多年来虽不曾全力以赴,却也从未曾放弃过。
也许是不曾经历过学习的高压政策,抑或是从未刻苦学习过,故而不曾厌学,还比较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小学时,不知学习为何物,亦不知为何要学习如此枯燥无味的东西,于是看着老师在讲台上眉飞色舞地讲课,却根本不知老师在讲些什么,因为思绪早已飞到九霄云外,或是想着下课要玩些什么、抑或是还沉浸在刚刚结束的游戏中,考试成绩自然是排在班级后几名。
中学的学习成绩还好,一直保持着学年组前几名的成绩,但依然不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常常偷偷地看小说以及其它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老师看着我,无奈地说,“你就是一棵灌木丛呀,多向发展,难以成才。”
一次被叫去在黑板上做题,站了半天、想了半天,还是没有头绪,老师怒道,这难道不是昨天的作业吗?记得当时自己还狡辩道,作业写了一半,做了单号题,没做双号。老师忍不住笑了,教室里也是一片笑声,老师承认教学多年还不曾遇到过这样的学生。
习惯养成很难更还,大学的成绩也是马马虎虎,既得过奖学金,也抓过两次补考。至今仍还记得假期里瞒着家人偷偷学习的样子,以及不得不撒谎早几天返校参加补考。
看来中学的那位老师当真一针见血地说出了我的本质,总是对“正经知识”以外的东西感兴趣,可是什么才算是“正经知识”呢?一个人,只有真正喜欢的东西才会主动去学习,并且无怨无悔。
认识学习
虽然自懂事起就被父母告知要好好学习,教室前面也时刻挂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条幅,可惜只是把它当成了所谓的“标语”,并未真正理解什么才叫“学习”。
真正的学习是在入职之后,除了工作上必要的学习以外,主动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自学了《新概念》全四册,逐文逐句;读大套《书虫》、看英语原版书籍、刷欧美大片,闲时听慢速英语等等,虽说水平不高,但依然乐在其中。
期间杂七杂八地学了不少东西,先生在哈萨克斯坦工作时,突发奇想地学起了俄语。记得一次在4S店给车做保养时,习惯性拿出俄语书来学习,恰巧被一位带着女儿的父亲看到,即刻被当成努力学习的典型,并告诉女儿该如何如何。只有在内心深处喜欢某样东西,才会努力地学习,也就是如今所说的要培养起学习的兴趣。
还曾一度迷上了金融知识,于是乎关注知名人士的博客、买来一堆金融方面的书籍,像模像样地边学习边做了厚厚的几本笔记。不只是纸上谈兵,也做到了学以致用。在基金定投刚刚开始时,便买了几只基金做了定投;在多数人还不懂货币基金为何物时,早已把活期的资金换成了货币基金。
虽然同样的知识不会坚持太久,但马上就会找到下个学习方向。在举国上下掀起养生浪潮时也是义不容辞地加入了养生大军。买来好多养生保健的书,诸如《求医不如求己》、《小穴位大健康》、《黄帝内经》等等,艾灸灯、艾灸盒和拔罐器等亦是一应俱全。私下认为,作为一名妻子、一名母亲,必要的医学常识、养生常识还是要懂一些的。
喜欢学习
年轻时的学习或为学业或为工作,单纯用来愉悦自己的学习少之又少。过了一定的年龄,如若再去学习纯属主观意愿。就像想去学习绘画,本意并非想当个画家,只是想用画笔表达内心的情感;比如想写写文字,也并非就是想当名作家,只是想给灵魂找个住所而已。
几年前和先生一起高分通过了国家建造师的考试,半月前刚刚结束健康管理师资格考试。为啥要学习?为啥还要参加考试?尤其是在这个已经不太年轻的年龄。面对他人的质疑,犹豫片刻后答到,因为喜欢。很显然这个答案并不能令人满意,但事实的确如此。
学习的确能带给人带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时不时地参加一次考试就好似村上每年都要参加马拉松长跑。不去考试确实很难调动大脑的积极性,久则懈怠成性,况且,考试也是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一种检验。
正如村上先生所说,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怎么也坚持不了,即便是何等意志坚强之人也难做到持之以恒。
学习有诸多好处,不过也要因时因人而异。于我而言,学习的好处可以列举一二:
通过学习能让人始终保持着一种学习的能力,以便在接受新鲜事物时不会畏手畏脚,过早地被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所抛弃;学习在某种程度上能给人带来自信,尤其是不再年轻之人,更需要某种额外的东西来给增加自信心,哦,记忆力还不算太差嘛、头脑还算灵活嘛。
学习,能让人注意力集中,没有时间去想一些杂七杂八、有的没的烦心事;生命在于运动,不单单是躯体,大脑同样也时需要运动的,而学习便是运动之一。学习会让大脑保持一种正常运转的态势,从而减缓衰老的脚步。
学习的过程也是提高认知的过程,听老师讲课,就像跟一个聪明人在聊天,不只学到了知识,也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虽过去了几年,依然还记得考建造师时陈印老师诙谐而智慧的话语。
还是很满意自己每天背着双肩包、迈着轻快的脚步走路的样子,恍惚间又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模样......
坚持学习
世间诸事值得去坚持的数不胜数,而学习在某种程度上来讲的却是枯燥无味的,凡事因人而异。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并坚持下去,不可一概而论。
一次和几个朋友小聚,其中一位友友扬起脸,自信满满地说到,“我就是一个另类!就是与众不同,我喜欢做喜欢的事情,不太注意别人的看法。”从她身上的确能看到享受学习的模样。
听闻此言,简直是热血上涌,甚而有想哭的感觉,不由得上前抱了抱她。自认有些另类,但从未敢如此自豪地说出来,有时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有些不合时宜,是这位友友打开了我多年的心结。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啥不对吗?何苦怀疑自己呢?同样是一辈子,与其稀里糊涂地活,莫不如目标明确,活出自己喜欢的模样。
村上先生曾说,自己被世人视为怪人、奇人并不感到奇怪,他说,“正是因为有了各式各样的人,这世间方为世间。别人自有别人的价值观和与之相配的活法,我也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与之相配的活法。遭到误解、受到非难绝非愉快的事,还可能使心灵受到深重的创伤,这也是痛苦的体验。”
他说,“正是跟别人多少有所不同,人才得以确立自我,一直作为独立的存在。我就是我,不是别人,这是我的一份重要的资产。心灵所受的伤,便是人为了这种自立性不得不支付给世界的代价。”
村上自认为是一位作家兼跑者,希望在他的墓志铭上写着“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后”,于我而言则是希望一直能拥有着学习的能力,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本文由林柳青儿创办专题青•故事优选C推荐
本文编辑:茶茶说道
专题主编:七公子小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