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醒来,一起身坐在床上,脑子里突然蹦出个念头:我不想做这行了。
其实也不算意外。毕竟“从这个地方辞职”,是在去年九月就有的想法。
毕业一年多,我一共换了三份工作。第一份干了一个月,因为天天加班到十一二点,是在熬不住了。第二份工作干了两个月,那次是因为太“安逸”觉得自己没有长进,所以离开了。最后找的公司还是和第一份工作同个行业,从前年冬天做到现在。
虽然学生时代常听说“先就业再择业”,但经历过了却觉得,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其实挺重要的。它在某种程度上定义了你的工作模式是什么样,接触的社会环境是什么样,甚至会影响你的职业规划。
比如我,在那份清闲工作第一天下班,看到天边的落日时都觉得“又惊又喜”——毕竟以前,每次下班都是顶着星星踏着月光,在几乎没人的街道上往回赶。也因为第一份工作产生的“热爱”,至今仍然在这个行业挣扎着。
做过的三份工作,属于换行不换岗,一直在和文字打交道。如果说第一份工作有着初生牛犊不知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少年意气;第二份工作是被客户看好,又让我觉得过于顺利和安逸的环境没有安全感;那么第三份工作才是让我真正发觉自己的无知与无能。
每一个文字类工作的人,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辛辛苦苦出来的稿子一改再改,花心思出来的方案被打回重做。很少有成就感。
我不怕加班加点赶工熬夜,也不怕推翻一切重头再来。我只是怕,是自己真的不行。始终都有“做得好的应该的做不好是能力差”的强迫想法,每一次被否定都是在消耗自信心。
去年十月,第二份工作结识的客户介绍了他的朋友给我,见了面和我谈要不要去他那边工作。和第二份工作算是一个行业,薪资待遇比现在高些,基本不用加班,国假正常周末双休五险一金(现在是单休交五险,忙的话国假要加班,可调休无三倍工资)。但后来考虑一下,还是拒绝了。
我时常觉得要干不下去。但要说彻底放弃这份工作,似乎也很难。身心俱疲的回家,想着白天躲进厕所哭完了出去接着工作,真的很失落,丧的不行。可是洗澡的时候站在淋浴头下冲着水,清醒后又觉得,似乎还能在坚持一会儿?
有时候连我朋友都看不下去,上班上成这样,完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为什么会这么执著的死磕下去,可能在我的职业规划里一直有这么一个“梦”。除了这个“梦”,我找不到其他方向了。
我写过一篇吐槽认为写字赚钱很容易的观点的文章有人和我说,写作赚钱又多又快 - 简书,因为身在这个行业的人大多真的在和自己死磕,在自我挣扎。而我,可能就是败下阵来的哪一个。
最近人们总说,“寒冬来临”,“就业艰难”,可我还是决定年后收拾收拾走人。虽然有些是和公司磨合的问题,但还是隐约感到,这是我面对问题的“逃兵”行为,很多东西我不做改变,我到下一家公司,下下一家公司,依然会旧事重演。
其实还没想好再就职要做什么(估计十之八九还是老行当),但新的一年,我必须要“变”。去看看更大的世界,接触更多的东西。或许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吧。
广告时间:如果你有兴趣看其他的碎碎念,欢迎点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