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泊庄村纪事-刘良民的坎坷命运

泊庄村纪事-刘良民的坎坷命运

作者: 雨落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2-06-27 16:44 被阅读0次

幼时去南油坊玩耍,时常见到省报总编辑刘建的遗孀,但很少见到他的儿子。据村里人说,他的儿子刘良民本来在青岛读书,父亲蒙冤自杀后辍学,然后跑省委、上北京为父亲申冤。60年代中期,刘良民虽然也时有回来陪伴母亲几天,但是仍然四处为父亲鸣冤叫屈。忽然有一天,生产队的一头驴受了伤,有人怀疑是刘良民报复所为,就把他列为怀疑对象,并逼迫他承认事实。刘良民一看事情不妙,在一个深夜里,像他父亲当年一样,摸黑走出了家乡那条胡同。从此,寡母一人在家过着清苦的日子。

我见到刘良民时,已是80年代初。一天我去村部有事,正巧碰见他在起户口。那年好像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岁月把他煎熬得像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头发几乎掉光,脸上布满皱纹。我询问了有关情况,原来他被落实政策,到父亲工作过的单位上班。我说,我经常为报社投稿,也多次去过,认识好几个编辑。他说,你再去的时候找我。

  几年后,我调到县城工作,几乎每隔一两个月都要去省报送稿子或是改稿子,住在报社招待所。有天我去食堂吃早餐,一眼就看到了刘良民也在那里吃饭,他也看见了我,互相打了招呼。我告诉他我住招待所某房间,他说晚上我过去看你。到了晚上,他果然来见我,落座后对我说了他来报社几年一直在做后勤工作。我问他成家没有,他说正在谈着一个当老师的,带着一个小女孩。我说可以啊,你都四十多了,赶快成个家吧,还要照顾你娘呢。他惨淡一笑说,成个家是好,可我住着一个筒子屋,又不大,我娘在这里,再弄娘俩过来,住也是问题。我说,那怎么办?他说,单位里在十大马路南建了新宿舍,我申请报名,可能希望不大,要住房的人太多。聊了一会儿,他说母亲在这里就要回去,我站起来送他。

  他刚要出门,恰好我们潍坊老乡,报社的刘主任也来见我叙旧,二人碰了个面,就又坐了下来。刘主任问我,你们认识?我说他是我一个村的老侄子。刘主任说,是这么回事啊!我当年跟他爸爸刘总编干过,刘总编为人正直,文笔老辣,在全国都很有名气。我说,我这老侄子很不容易,因父亲弄到这个地步,四十多了还未成家,并说了我们谈论的事情。刘主任说,分房子的事我知道,有些人提出说他来的晚,又是一般职工,没资格分到新房子。我在会上说,人家来的晚并不是自己的事情,如果他父亲在着,房子又算什么,政策都落实了,难道待遇不落实?刘主任对老侄子说,没事,我们几个老人会为你说话的。果然我年底又去的时候,他高兴地对我说,小叔,我拿到房子的钥匙了,三楼套三,过了年你再来,我领你家去看看。我高兴地问,个人问题解决了?他脸上放着光,堆满笑容点头说,她同意了。那天早上在食堂吃完了饭,我把一摞粗粮饭票递到他手上说,我光吃细粮,剩下些粗粮饭票你拿去用。他接过说,我每月都吃空头,这些饭票又管好些日子了。我要给他几斤粮票,他怎么也不要,毕竟都在为吃饭着急,我也就罢了。又一年过去后,我去报社送稿子,在总务处见到了他。那时我们常常带点土特产送给熟悉的编辑,譬如花生、绿豆什么的。我就特意准备了一份,打算过去看看他娘。那天我办完了事情来到总务处,他正在为职工分配液化气罐,看见我后说,小叔,待会下了班去我家吃饭。我说,饭就不吃了,我和一同来的同事还约了事情,明天就回去了,抽空过去看看你娘,看看你的新家。他答应着分发完最后一个液化气罐,对我说,下班了,咱们走。

  省报第三宿舍在千佛山下十大马路边上,我到他家时快黑天了,他的母亲对我没有印象,说什么只是点头,眼睛里流露出对故乡人到来的喜悦感,但嘴上却不知道怎么说。我理解她,已经封闭多年后的内心世界不会轻易向人敞开。那些苦难与寂寞的岁月,早已根植于她的心田。我和她的儿子默默地坐了一会儿,聊了几句有一搭无一搭的话题,我站起来告辞。老太太只是摆了摆手,示意我你走吧。出了老太太的寝舍,正遇外出归来的他的妻子和女儿,他介绍了一下,我就离开了他家。心情十分复杂,也十分纠结。岁月把人打磨得冷酷无情,老太太饱受苦难,为丈夫承担了所有的家庭悲剧所带来的痛苦,她已经没了热情,没了对故乡的眷恋,没了对故乡人的亲切感。我这是最后见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留在心里的是一种酸楚和深深的痛。

多年没与刘良民见面,不知道他这些年过得怎样,写之前问了他的近支弟弟村野(刘耀明),村野说,良民去年(2020年)过世了。我心头一紧,一算也三十年未见他了,这期间没有联系。时间真的如白驹过隙,飞逝而过,他去世时八十余一。前四十年吃尽百般苦头,尝遍人间酸辣,为父鸣冤疲于奔波,韶华已逝,华发早谢。历经沧桑,阅尽人间无数。所欣慰的是,他人生的后四十年命运实现了逆转,一切荒唐皆成过往,虽说往事并非如烟,但往事却随风而逝。他在省报总务处担任科长好多年,后改为服务中心他成了经理。不管怎么说,在他父亲洒下鲜血的这块土地上,他以自已的人品和埋头实干走出了一条人生之路,也聊以慰藉父亲在天之灵。我还获悉,他的两个女儿都很有出息,也有着很好的前途。这对于他,已是上苍之恩泽,长眠地下也会坦然瞑目了。孤儿寡母终于在另一个世界相逢。我们可以想象,母子相逢后一定充满着悲壮与喜乐!亲情的聚合力再也不会让母子分离。

相关文章

  • 泊庄村纪事-刘良民的坎坷命运

    幼时去南油坊玩耍,时常见到省报总编辑刘建的遗孀,但很少见到他的儿子。据村里人说,他的儿子刘良民本来在青岛读书,父亲...

  • 泊庄村纪事-泊庄村源考

    据刘氏族谱记载,泊庄村刘氏族姓,在明朝初年,从原籍北直真定府枣强县迁居而来。始祖刘福辛,赁茅屋,辟岭地,置家业,生...

  • 泊庄村纪事-古槐

    古槐是村落古老的见证,它在我村这片土地上站立了几百年。脑海中最清晰也是最珍贵的记忆便是家乡那棵古老的槐树。 古槐生...

  • 泊庄村纪事-旗杆底下刘宅

    泊庄村有“旗杆底下”大户人家刘宅。“旗杆底下”在我读小学时的学校前边的一条胡同头上,那个地方有盘石碾,依稀记得有上...

  • 泊庄村纪事-开国少将刘善本

    南油坊原是泊庄村的一个自然村,后来整个搬迁融入大村。空军少将刘善本就是从南油坊走出来的。 刘善本生于1915年,十...

  • 泊庄村纪事-“钢铁妈妈”刘玉秀

    刘玉秀(1896—1979)。昌乐县泊庄人。她出生在佃户家庭。因家庭生活所迫,10岁即被卖给马宋镇寺后村一个贫苦农...

  • 泊庄村纪事-开明乡绅刘感照

    在村前一片菜园子中间,兀自立着两间小茅屋,小茅屋的西墙边,有一条小胡同,穿过一个柴扉进入小院。不大的小院里生长着牡...

  • 泊庄村纪事-刘培信跌宕人生

    2021年清明节前我从南方回老家,专程去潍坊看望病中的刘培信老师。想不到,这次见面竟是最后一别。当我听到他离世的消...

  • 泊庄村纪事-南油坊

    泊庄村南油坊的来历也是因为刘乐仁那时开了个油坊。刘乐仁大约生于19世纪初,年轻时曾在安丘县干过衙役,后来回家从事他...

  • 泊庄村纪事-家庙

    祠堂在泊庄村称为家庙,“文革”前泊庄村有东家庙和西家庙,大约分别建于明永乐年间。 西家庙在村西头一条胡同和水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泊庄村纪事-刘良民的坎坷命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qo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