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这么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所以,需要遵循宇宙之道,符合健康原则,还要饮食有节,起居作息有规律,不要勉强过度劳累,就能健康长寿,活上100岁。
显然,均衡饮食、这个思想符合今天的科学健康原则。只不过,《黄帝内经》并未给出这些定量规律的评估和计算方法,让普通百姓无所适从。以至于几千年来,中国人均寿命不到35岁,70岁就很稀罕了。今天借助科学的卫生预防和迅速有效的临床治疗,人均寿命已经超过75岁,满大街都可以看到七八十岁老人,一点都不稀罕了。
生命在于合理运动。研究数据显示,合理运动可以增加健康储备,从而提高预期寿命。如果运动剂量不足,这种提高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如果运动剂量过大,会持续降低健康储备,从而减少预期寿命。
每个人的运动剂量受许多因素影响。1)年龄因素。根据统计数据来看,运动剂量与年龄大致成反比,但训练有素的人群会比没有训练背景的人群的运动耐受能力大得多。2)精神紧张、失眠、劳累、饮食不良等均会明显降低健康储备,从而降低运动耐受,此时运动如果过量会减少预期寿命。3)疾病,包括急性感染、心脑血管疾病、慢性代谢性疾病、恶性消耗性疾病等等,健康储备均大幅度下降,大剂量运动会增加意外死亡风险。
因此,具体给定的运动剂量是增加或减少预期寿命,是随着每个人的具体健康储备状态而定。应当根据健康储备值的动态变化,来确定合适的运动剂量,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健康寿命。我有另文介绍如何测量健康储备和如何计算运动剂量,敬请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