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断于心,自为主持】
曾国藩:“内持定见而六辔在手。”心中具备坚定的信念,且对关键问题有着正确的看法,这样方能稳健而不动摇,就像手握六辔一样很好地驾驭住车马的行驶,非常稳当。曾国藩是一位极爱读书之人,很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他曾说过,读书有多方面好处:一是能树立正确信仰(人生观、价值观);二是能“自卫其生”,意思是能让人学到生存技巧、本领;三是能保养身体。曾国藩自己更是无一日不读书,终生手不释卷,直到临死前一天还在写日记、读书。曾国藩:“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22岁考中秀才,随后参加过两次会考都落榜。在第二次落榜之后,他取道南下,准备游历天下增长见识,实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宏愿。到南京时,身无分文,于是在一位朋友那里借了银子100两。然而,他却用100两银子买了一部《二十三史》,当时一个七品县官一年俸禄才是40两银子左右,可见曾国藩对读书的钟爱。曾国藩发愤攻读一年,这部二十三史全部阅读完毕,此后便形成了每天评点史书十页的习惯,一生从未间断,一部二十三史烂熟于心。在其随后身居高位时,他更是每日坚持不懈学习诸子百家,并在家信中时常告诫兄弟及儿子,要求他们每天都要读书学习。戒色方面,我一直在强调学习提高觉悟,觉悟降伏心魔,戒色神力来源于学习,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让觉悟不断提升,越悟越深,进入真正精深化境的层次,到时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就会产生定见,定见这两个字的威力非同小可,不少戒友戒到一定程度就会自动破戒,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对于某些问题的看法存在思想误区,缺少定见,心里总是在犹疑不定,心魔就是利用他们觉悟上的缺陷而进行的针对性的怂恿。所以,如果缺少定见,那就很容易被心魔攻破,心中真正有了定见,就不会动摇了,因为定见犹如定海神针一般,有了定见就十分稳当。
【君子不重则不威】
《论语》里有“君子不重则不威”之说,观人先取威仪,如虎下山,百兽自惊。如鹰升腾,狐兔自战,不怒而威,正气凛然。曾国藩讲“稳重从容,可当大事”,曾国藩最大的特点就是“行步极厚重,言语迟缓”。曾国藩之重源于祖父,他给儿子写信说,说他曾经仔细观察,“祖父仪表绝人,全在一重字。”在军事上,“带兵之人,一定要是智深勇沉,文经武纬之才”。邪淫会让一个人显得轻浮,这种轻浮不仅表现在言语方面,而且还体现在身体上,泄精之后脚底无根,走路也显得轻浮不稳重,相信很多戒友都深有体会,特别是在连续泄精后,两条腿就软掉了,走路发飘,在这种状态下进行体育运动,很容易就会骨折受伤。曾国藩:“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 懦弱无刚 ’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倔强有刚强不屈之意,曾国藩讲的倔强,并不是任性和不听话,也不是蛮干,而是一种男人的血性,一种奋斗的精神。曾国藩:“立身之道,内刚外柔。”做人要刚柔并济,刚是内心坚定的原则和立场,柔是外在谦卑柔和的待人处事之道,刚有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气势,柔有水滴石穿的韧性与坚持。过刚易折,太柔显弱,所以刚柔之间要把握好分寸。曾国藩还说:“促迫褊窄,浅率浮躁,非有德之气象,只观其气象,便知涵养之浅深。”“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千古有道自得之士,不外一谦字。”曾国藩的这几句话,显示了他在这方面的深刻认识,我们一方面要戒邪淫,另外就是要多学习圣贤教育,不断提升自己的涵养与精神境界,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与威仪。
【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
曾国藩深谙相术,他很会识人,著有《冰鉴》一书。《冰鉴》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在手淫前,很多人真可谓器宇轩昂,朝气蓬勃,但是在沉迷手淫几年后,慢慢就颓败下来了,那种光明正大的气场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猥琐颓废的感觉。当一个人外在的形象气质下降后,他的功名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邪淫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运势,一个男人可以不帅,但一定要有精气神,这点至关重要。很多戒友都反馈沉迷手淫后,胆子变小了,志气也没了,肾精耗损到一定程度,就会莫名其妙地害怕,因为肾主恐,中医讲到肾水充则肝血足而胆壮,肾水虚则肝血不足而胆弱易恐。曾国藩自己也承认,“有用之岁月,半消磨于妻子”,并且认识到“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他深知肾精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以及气质精神的密切关系,所以他狠下决心来戒色,消磨这两个字非常准确,英雄就怕美色磨,即使婚后的性生活也是要保持节制,古代养生家特别强调婚后寡欲,如果症状缠身了,应该先禁欲一段时间,等身体恢复了再节制性生活。曾国藩特别强调“事业看精神“,而泄精最伤一个人的精神,精神萎靡了,脑力下降了,很多事情就做不好了,而且大家发现没有,泄精后人会变懒,喜欢拖延,做事缺乏长性,总是处于心浮气躁的状态,这和肾精丢失有着直接的关系。一分精神一分事业,十分精神十分事业。还有两句话叫“一分精神一分财,人不精神财不来。”曾国藩也说过“富贵看精神”,一个人如果整天无精打采,垂头丧气,眉宇间充满邪气和戾气,大家看到这种人,都会感觉不舒服。人有三宝“精、气、神”,如果你精神饱满,斗志昂扬,这种气场也会影响到别人,大家都会愿意和你交往,因为从你身上他们能感觉到一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慎独则心安】
关于慎独的问题,我在第103季专门讲到过,康熙皇帝曾将“慎独”概括为“暗室不欺”,并告诫子孙:“《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林则徐在居所悬挂一幅醒目的中堂,上书“慎独”二字,以警醒、勉励自己。曾国藩《诫子书》:“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圣贤教育极为重视慎独,因为独处时最容易犯错,很多人都是在独处时破戒的,道德修养应该达到这种境界,即在无人监督、无人知道的情况下,还是表里如一,在独处时应该高度自律,如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不敢轻举妄动。曾国藩:“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独处时应该开启“橙色警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要给心魔可乘之机,不要让心魔得逞,心魔就喜欢在你独处时入侵,所以独处即实战,必须很小心才是。
【猛火煮,慢火温】
曾国藩:“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又说:“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开始要猛火煮,因为刚开始的时候往往热情高涨,冲劲十足,所以宜提起全力,猛火痛烧一段,待到热情有所下降后,就要学会慢火温了。有的戒友刚开始初心猛烈,干劲冲天,然而过了三个月热情就消退了,提不起劲了,这时候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可中断,用慢火一点点炖,用习惯战胜戒色厌倦期,只有具备恒心的人方能成功。我很强调做戒色笔记,其实我更强调复习戒色笔记,因为复习是一个深入吸收消化的过程,仅仅记一遍笔记,很难彻底吸收消化,必须几十遍乃至几百遍地复习、复习、再复习,这样才能吸收到真正的“神髓”部分。有的戒友可能会问,是不是只能在开始的时候猛火煮,这个是不一定的,猛火煮也可以是周期循环的,就像跑步一样,刚开始跑快点,然后中途跑慢些,到了冲刺阶段,又可以猛冲。莲花生大士曾经讲到:“要像燃起大火般精进。”古德曾开示“如救头燃!”大家想象一下自己的头发烧起来了,这时候你一定会拼命去扑灭,我们要用强劲的动力去戒色,就像打仗时鼓足士气一样,当士气低落了,自己要学会调整。我现在就是猛火煮和慢火温交替进行,状态好的时候就猛火煮,状态差的时候就慢火温,我发现戒色的状态和球员一样,有时候状态神勇,火力全开,有时则比较低迷,恍如梦游,自己一定要学会调整。最近看NBA勇士队的比赛,大家会发现勇士队也会有低迷惨败的时候,但是他们有着极其强悍的调整能力,往往在下一场就会迎来很强的反弹和爆发。有的戒友一到戒色厌倦期,他就越戒越差了,就是自己不懂得调整,一定要多激励自己,要学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中了中断魔!中断一天,就可能中断几周乃至几个月,到时就很难找回良好的戒色状态了。曾国藩的文章多次强调恒心,欲求长进,必须要有恒心,如绳锯木断般的恒心与耐心。
【坚忍功夫】
至于坚忍功夫,曾国藩可谓修炼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他说:“第一贵在忍辱耐烦。”“好汉打脱牙和血吞。”又提及“岳州之败,靖港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不管是考试还是打仗,曾国藩都失败过多次,但他并没有灰心丧气,反而越挫越勇,越挫越奋,堪称励志楷模。曾国藩极为崇尚坚忍实干,不仅在得意时埋头苦干,而且是在失意时也绝不气馁,他在安慰其弟曾国荃连吃两次败仗的信中说:“另起炉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费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 曾国藩的逆商极高,逆商(Adversity Quotient,简称AQ)全称逆境商数,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真正的成功人士,也许智商并不是很高,就像曾国藩虽然不够聪明,但他踏实勤勉,遭遇挫折时,能够强势崛起,打开局面,冲破罗网。梁启超评曾国藩:“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 ,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身在拂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 ,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斯而已,如斯而已。”“莫与京者”,就是没有比他更大的了。梁启超对曾国藩的评价相当之高,从30岁前的平庸到30岁后的脱胎换骨,曾国藩的一生就是一个励志传奇和一部逆袭大片,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从圣贤教育中汲取了超强的营养与能量,曾国藩是真正懂得修心的人,而且他的修心功夫已然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曾国藩不是以智取胜,而是重剑无锋,大巧若拙,看上去很钝拙,其实实力异常雄厚,内在的修养极深。曾国藩说过一句话很经典,那就是“天道忌巧”,这里的巧是投机取巧,而不是真正的大巧,真正的大巧是抱朴守拙,守住本分。清代傅山提出:“宁拙毋巧”。韩非子则说:“巧诈不如拙诚。” 老子说:“养成大拙方为巧,学到如愚始见奇。”养拙守拙是一门很高深的修养,曾国藩在这方面可谓集大成者。
【“诚敬”里面的大奥秘、大玄机】
曾国藩:“一念不生谓之诚。”“诚”是儒家传统文化中反复强调的一个字。《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中庸》里还有四个字给我印象很深刻,那就是“至诚如神”。说到诚,大家脑子里可能会跳出诸如诚实、忠诚、真诚、诚信、诚恳、坦诚、虔诚、热诚、赤诚等词语,这些词语的意思大家都很容易理解,但诚还有更深层的含义,王阳明云:“诚是心之本体。”我们的本体也就是纯粹的觉知,本体又叫本心、本觉、心性、本性、真心、法身、佛性等等,本体有无数个名字,但都是同体异名。曾国藩:“有所谓一阳初动,万物资始者,庶可谓之静极,可谓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也。”静极为至静之境,心之本体即在此境之中。当你处于纯粹的觉知时,你的内心是绝对寂静的,没有任何念头,当你起念头了,念头来来去去,而纯粹的觉知则作为大背景而始终存在。《当下的力量》的作者托利还写过一本书《Stillness Speaks》(寂静之音),里面讲到:“寂静是你的本质。什么是寂静?你内在的空间或意识。”纯粹的觉知(Pure Consciousness)有时也翻作“纯意识”,它是内在无限的空间,具有觉察的能力。虚云老和尚云:“但能放下万缘,善恶都莫思,一念不生,即真心现前,此心一时现前,时时现前,永远现前,不为尘劳污染,即我是现成之佛。”曾国藩应该已经领悟到了本体,只是他没有完全说破,黄念祖老居士有一段开示:“孔子说:‘ 无为也,无思也,寂而不动,感而遂通。’孔子是圣人,说的就是卦,还不是人的本性?!”圣贤教育有很多一脉相承的地方,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直指本心,就看你是否能够直下承当了。
印光大师云:“印光实有人所不得而己所独得之诀,不妨由汝之请,以普为天下之诸佛子告。其诀唯何,曰诚,曰恭敬。此语举世咸知,此道举世咸昧。印光由罪业深重,企消除罪业,以报佛恩。每寻求古德之修持懿范。由是而知诚与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印光大师又开示:“有一秘诀,剀切相告:竭诚尽敬,妙妙妙妙!”所谓敬就是恭敬、敬畏,表现在内心就是不存邪念,表现在外就是持身端庄厚重而有威仪,对人很有礼貌很恭敬。古德云:“一切罪从忏悔灭,一切福从恭敬生。” 曾国藩的敬字功夫十分了得,《诫子书》第二条:“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则身强之强健,又何疑乎?”其中“庄敬日强,安肆日偷”的意思为:庄重恭敬,就会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如果肆意妄为,就会一天比一天衰败下去,“偷”这个字用得很好,就像财富被偷掉一般,所以一个人千万不能肆意妄为,特别不能犯邪淫,邪淫就是大不敬,邪淫就是在肆意妄为,完全就是在自掘坟墓。不管是诚还是敬,如果能做到极致,都会自然契入纯粹的觉知,所以印光大师把“竭诚尽敬”作为极妙秘诀来告知后学。诚敬既是为人处世的基础,也是领悟宇宙真理的一把金钥匙,我们应该像曾国藩一样,好好在诚敬这两个字上下功夫。
【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曾国藩的这八个字非常给力,《易经》鼎卦云:“君子以正位凝命。”正其言,正其行,正其思,三门皆正,则成正位也。戒色修善,诸恶莫作,就是在正位,邪淫就是在邪位,正位方可凝命,凝有凝聚能量之意,反之“邪位耗命”,邪淫会导致能量的不断耗损,最后必然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当你正能量起来后,你会发现自己的眉宇之间会凝聚着一股强大的正气,非常纯正威严,戒到一定程度,这股正气自然会在脸上出现,你的神情和气质也会变得充满正能量,举手投足间也会表现出正气的风范。《颐》卦:“养正则吉也。”《大壮》卦:“贞吉”(坚守正道而获得吉祥。)不断培养浩然正气,即可获得吉祥、吉利,如果沉迷于邪淫,必然会招致恶报,养正则吉,狂撸为灾。坚守正道才能获得正能量的加持,坚守正道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吉祥如意。只有在正位,才是吉利的,如果处在邪位,必然是凶险的,危机四伏。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青铜器,非常厚重,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重875公斤,可以说重量非常惊人。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镇国之宝,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而在我的理解里,鼎就象征着一个人的正气,当一个人的浩然正气培养起来后,就会有身如鼎镇的感觉。只有彻底告别了邪淫的生活,才能重新找回自己的正气,正气聚集即可凝聚生命的能量,让自己进入更高的境界。肾气充足之人,精力特别旺盛,而且体力充沛、头脑清晰,做事效率高而有条理,行动力极强,事业非常容易成功。人如果贪色纵欲,就会造成肾气外泄,肾气不足就会导致精神不振、脑力减退、腰膝酸软、体虚乏力、头晕耳鸣、抵抗力下降等。肾气一旦亏损,则五脏六腑、精神气血都会受到很大影响,从而致使百病丛生。曾国藩深知戒色的重要性,他说:“一国有一国之气,一家有一家之气,一身有一身之气,元气者,生气也。能养生气,则日趋于盛矣。”还说:“养生之事,莫大于惩忿窒欲。”只有在正位了,才能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到最大,只有在正位了,能量才能守得住,否则邪淫耗精,到最后身心俱废,别说干事业,就连正常生活都成了问题。我们必须戒除邪淫,凝九鼎之正气,镇八极之乾坤!
最后总结:
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大脑研究和行为实验室主任麦克林(Paul MacLean )提出了“三合一脑”(Triune brain)理论。此理论根据演化阶段,分成爬虫脑(Reptilian brain )、哺乳脑和皮质脑,把前两个脑(最古老的爬虫脑和哺乳脑)合在一起,并称其为潜意识。人的爬虫脑非常古老,和所有爬虫类的大脑在本质上并无二致,爬虫脑的特点就是冲动、贪婪、自私,天生就渴望更多的交配权和更多的性放纵。人类既有爬虫脑,又兼具内在的灵性,如果你根据爬虫脑来生活,那就会堕落为禽兽,很多人在邪淫后都会感觉自己像畜生一样,做出来的事情甚至连畜生都不如。国外“爬虫脑”这个概念很好,和我们讲的心魔类似,“爬虫脑”就像安装在我们头脑中的一个木马程序,我们的目标就是战胜并清除这个木马程序,否则只能活在禽兽的层面,圣贤超越了爬虫脑,他们提升了自己的灵性。
从“禽兽”到“圣贤”,曾国藩战胜了自己的“爬虫脑”,曾国藩在很多方面值得后人学习,但也存在一定的争议,比如说他杀人太多,有“曾剃头”之称,然而战时杀人,乱世重典,有迫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很多历史人物都是有功有过。曾国藩曾对儿子曾纪泽说:“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仗的人了。”作为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后人对其的评价也经历了大起大落,从建国后的大肆贬低到如今渐渐回归理性客观,大家发现曾国藩在修身和做人方面的确有很高的造诣,这点是不容否认的,的确有很多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曾国藩受到推崇也理所当然。曾国藩跟虚云老和尚是亲戚,曾国藩也是信佛之人,在云南拜过师父。曾国藩的老师很多,既有理学大师,还有佛门的师父,的确受到了高人的指点,否则也不可能达到如此的高度。
古德云:“断欲有十种利,一,身心清净,毫无所污;二,正念常存,异诸禽兽;三,气足精满,寒暑不侵;四,面目光华,举足轻便;五,俯仰天地,无惭愧色;六,省药饵费,可周贫乏;七,屏绝邪缘,胸无牵恋;八,读书作字,俱有精采;九,脾胃强健,能消饮食;十,本地风光,自有真乐。”戒色是人生一项很重要的历练,色关不过,心魔不斩,人生真的会危机四伏,曾国藩的逆袭和戒色是分不开的,戒色给了他极大的能量来奋斗自己的事业。在婚前是应该禁欲的,婚前放纵的危害实在太大了,很多人已经未婚先废了,而且随着脑力和精力的下降,学业和事业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婚前潜龙勿用,婚后正淫则要做到节制,曾国藩在戒色修身方面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他的一句“真禽兽矣”,可谓振聋发聩,人与禽兽之间的距离真的很短,一念之差就可能沦为禽兽,曾国藩骂自己禽兽也是为了最大程度地警醒自己。他曾经说过:“财与色之地须当远避,近则有污。”贪财贪色对一个人的心灵污染是极为严重的,内心的污染多了,本有的真乐就尝不到了,只有当心灵净化后,才能再次尝到本有的真乐。学习曾国藩的文章,给了我很多启示,特别是在戒色这方面,感觉更亲切一些,在戒色方面,曾国藩是绝对坦诚的,因为他的好色,感觉他是性情中人,因为他的戒色,感觉到他内心的强大。作为戒者的曾国藩,是我最看重,也是最佩服的,最后以曾国藩的“惟正己可以化人”来作为此篇的结束,与大家共勉!
下面分享五首戒色诗歌
《刀尖上的撸者》
他还没结婚
身体已经废了
两个睾丸
荒诞地挂着
空空如也
没有生育功能
神经也衰弱了
丑陋扭曲的嘴脸
他自己看着都恶心
曾几何时
也是纯真的少先队员
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
那时是祖国的花朵
纯洁而富有朝气
而现在几近毁容
撸成了残花败柳
他总是关上门来
一个人默默哭泣
在岁月的深处
婴儿哭成了大人
他不再是纯洁的孩子
而是龌龊的撸者
镜子都被他摔碎了
刀尖上的撸者
随时都会被色刀生剖
再也不能这样撸
再也不能这样废
请做回纯洁的孩子
《报销之后》
之前撸得很频繁
压根没想到
自己会有报销的一天
曾经身体给出过警告
但都被他忽略了
看病、吃药、住院、开刀
躺在病床上对着天花板发呆
他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
撸管是要还的
痛苦迟早会把撸者虐爆
报销之后,他不想看黄了
因为身体已经无法承受那种消耗
他已经撸不起了
但是他还是害怕自己
好了伤疤忘了痛
到时再被心魔攻破
后果不堪设想
报销之后,他开始反省人生
过去完全就是一个无知的傻逼
活生生地把自己撸进了医院
人财两空,生不如死,苟延残喘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勇猛戒色
杀翻心魔贼!推翻心魔的暴政!
拒绝再被心魔奴役!!!
《雨中的背影》
那泡东西射掉后
还剩下些什么
更深的空虚与无聊
没意思,一点都没意思
他删掉了所有的黄片
反复拷问自己
为什么要这样糟蹋自己
他走进了滂沱的大雨
背影是那样的决绝
是该好好洗洗了
洗去邪淫的心垢
恢复纯净的心灵
他为自己这么无力
而感到愤怒和绝望
他不想再这样下去了
是该做个了断了
他在大雨中继续前行
泪水伴随雨滴
从脸庞滑落
回想邪淫的十几年
真的是太苦了
他明白既然选择自赎之路
那就应该坚持到底
即使跪着也要走完
就是爬也要爬到终点
他的脚步变得异常坚定
只留下默默远去的背影
消失在远方滂沱的大雨中
《心泉》
眼睛清澈而明亮
透着一股天真的喜悦
整个身心
沉浸在纯净的愉悦里
感觉自己是世界上
最幸福、最快乐的人
这是很久违的感觉
可以追溯到撸管前
那时你是一个孩子
活在纯净的世界里
不知撸管为何物
真正的美好
来源于心灵的纯净
当你开始撸管了
就会遗失这种美好
你的内心有一眼泉水
当心灵纯净时
这眼泉水
就会自动喷涌快乐的感觉
心灵受到邪淫的污染后
就等于封住了心泉
你再也感受不到纯净的快乐
只有戒除一切邪淫的行为
才能重新开启自己的心泉
真正持久的满足与快乐
只有纯净的心灵才能给你
请恢复生命的庄严与圣洁
《大主宰》
人生最高的课程
就是学会降伏心魔
学会主宰自己的内心
如果你无法主宰自己的念头
即使你身价亿万,你也是不幸的
因为你只是心魔的奴隶
活在内心的奴隶社会
被心魔驱使,做不得主
在一次次射出后
陷入更深的空虚
在一次次的堕落后
把自己推入了更黑暗的深渊
一个人只有能真正主宰自己的心
他才能感受到自由与喜悦
这是发自内心的大快乐
可以带来一整天的愉悦感受
只有当心灵恢复纯净了
你才是快乐的,否则不管撸多少次
你都是惶恐而痛苦的
因为身体被邪淫掏空了
症状迟早会爆发出来
短暂的快感换来的是持久的苦报
努力学习戒色文章吧
学会降伏自己的心魔
降伏心魔的人
才是最强的存在
下面推荐一本书
《这个世界的真相》:阿姜查著。作为风靡全球的伟大禅师,阿姜查被称为我们时代的伟大智者,他在世界各地受到广泛的欢迎,他用最通俗的语言对困扰我们的最深奥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我们活着为了什么?生活的真正归宿是什么?怎样才能快乐地生活?这些近乎终极的问题,在《这个世界的真相》中都能找到答案。他的书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能以一种格外简单的方式自然地融入我们的心灵。与生活在都市中奔波、劳碌的人们能轻易地发生对接与碰撞。他的书,是献给都市心灵的田园牧歌,是进入疲惫心灵的一捧甘泉。阿姜查是著名的泰国高僧,1948年,他在森林中与20世纪伟大的森林禅师阿姜曼相遇,获得重要启发,改变了他的修行方法。1954年回到家乡吴汶省巴蓬森林,追随者日多,于是有了著名的巴蓬寺。这本书我是在网上下载的PDF版本,我记了103条笔记,阿姜查教导人们观察自己的心,这与其他大师的核心教导并无不同,只不过阿姜查用自己的语言风格进行了简明而深远的表述,给人很大的启示。比如:“智慧的唯一来源是去观察自己的心。”“去除心中之贼。”“心就像一只猴子无意识地到处乱跳,学习成为心的主人。”“有一天你会发现,观察自己的心才是修行的根本。”“如果你能保持觉知,当烦恼生起时,它会消失。”阿姜查说:“我只是一个观察者,一个觉醒的人。”这句话说得非常之好,这本书推荐给大家阅读,希望大家能从中获益。
--转载自飞翔《戒为良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