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成长励志
电影《追风筝的人》观后感

电影《追风筝的人》观后感

作者: 淡淡花飞DDHF | 来源:发表于2019-01-24 09:13 被阅读83次

          去年读过这本书,因为读的潦草,有些细节已经模糊了。今年遇到这部电影,又勾起了当时的一些心念,忍不住停下手里的一切,安安静静地又看了一遍。

    故事发生在阿富汗。

    12岁的阿米尔和仆人哈桑情同手足。因为对风筝的喜爱,他们参加了斗风筝大赛。

    阿米尔因平时父亲对哈桑过多地赞扬和对自己的失望,心存挫败与不平,希望通过这次风筝大赛来获得父亲的赞赏,最终他们赢得了大赛的胜利。

    狂喜中,哈桑高喊着:“为你,千千万万遍!”奔跑着去捡风筝,脚下尘土飞扬,天空蔚蓝如洗。虽然身份的差异不时扰乱两人的友谊,但这一刻哈桑是那样的幸福美好!

    哈桑在追风筝时遇到了流氓,他宁愿被凌辱也不交出风筝。阿米尔躲在巷口眼睁睁地看着,却始终没有勇气上去救他。

    风筝的影子扫过地上一滴一滴的血迹,两人的友情连同快乐与悲伤,顷刻间随着风筝一起坠落了......

    虽然赢得大赛,赢得了父亲的赞赏,但哈桑就是阿米尔内心的污点。他想极力想抹去,竟然选择栽赃陷害逼走了哈桑。

    随后阿米尔随父逃亡美国。

    阿米尔长大了,却无法忘却儿时的梦靥。终于在朋友的指引下,冒着生命危险回到阿富汗,拼了命从塔利班手中救出哈桑饱受折磨的儿子索拉博。而此时的哈桑早已经死在了塔利班的魔爪下。

    很喜欢这部电影正反对比的风格。比如哈桑被凌辱,他知道阿米尔就在近处而没有出来救他,却什么也没说;当阿米尔栽赃陷害他,他竟然平静地承认了。导演用无声的力量一句句地拷问着阿米尔。

    电影的后半部分,导演用象征手法揭示阿米尔被童年回忆唤醒的不只是愧疚,还有愧疚让一个懦弱的人重新变得勇敢。他冒着生命危险历经千辛万苦去赎罪,在他身上,能看到小时候哈桑的影子:正义,勇敢,最终成为我们心中想见到的阿米尔。

    影片的最后,阿米尔为索拉博追着风筝,蔚蓝的天空中,风筝拖着长长的尾巴在翩翩起舞,似乎在问,那风筝究竟是什么?到底谁才是追风筝的人?

    电影结束了,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

    回顾那一幅幅残酷而美好,温暖而细腻的画面,终于明白,什么风筝,谁才是追风筝的人。

    附:作者卡勒德.胡塞尼,阿富汗人

    导演:马克.福斯特

    影片中有些外景是在新疆喀什拍摄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电影《追风筝的人》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ae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