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孤诣备好一节课,推倒重来,试上课,再推倒,再设计……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就是在这样反复的自我否定和优化过程中,一节课,慢慢地被打磨得圆润和精致。‘再教设计’是磨课,更是磨人。我一直以为,好课都应该是浑然天成的;但只有经过千雕万琢,课才能浑然天成。”
这是徐杰老师写在《精致语文:听徐杰老师评课》的序中的一段话,在序里,徐杰老师提出了在评课中成长的三点:品鉴名师的课,从名师的课堂里汲取营养。评点一线教师的课,在批判和建设中磨炼自己。评改自己的课,在教学反思中千雕万琢。
评课,这两年频繁的被专家提起,足以看出它的重要性。但如何评课,怎么评课,从哪里下手评课,一直是我迷茫的地方。所以在组长的桌子上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像是发现了宝藏。
拿到书,我先翻看了里面最熟悉的课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惊讶于名著课也可以这样上之余,我也同样惊讶,评课原来是这么评的。仿照着徐老师的评课思路,我也试着对这堂课写了评课感悟,虽然有些比猫画虎,却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
正式翻开这本书,是从读序开始,我喜欢读每一本书的序,这是书的精华,也是书的方向,读序,可以更快的走近作者。
最后,借用徐老师的话,从评课起步,在评课中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