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小时候,婆婆常常同她玩纸牌。很简单的一种:每一番开始时每人手中只有5张,打出之后,再抓回相应的张数,最后,得分多者为胜。其规则比较复杂:相同张数可按牌花大小管牌,同样牌点的可“粘”、可“叉”,又与麻将有相仿之处。
婆婆原不太会,女儿也是初学,俩人坐在那里打上了“糊涂”牌。
一会儿,婆婆趁女儿不注意,多抓了张牌放在手中;一会儿,又趁乱将“小”牌混入牌堆......女儿的小手也没闲着,在待抓的牌里寻了又寻,找自己所需的“大”牌。
两人自得其乐,坐在一旁“观战”的我却是膛目结舌。
小时候,母亲从不让我们碰纸牌,说是怕“玩物丧志”。因而,至今对于许多游戏我多很“弱智”,尤其不擅运用计谋,藏牌、诈赢之类更从不曾为。再加上有些过于认真的“迂腐”,看到她们将牌玩成这副模样,几欲按捺不住,跳出来制止。一转念,这本就是一场游戏,她们快乐即可,何必太过于追究对错是非?
在我们的生命中这样违反“规则”的故事不也比比皆是?甚至,到了最后,我们所最不耻的一些破坏“规则”的行为倒成了秘而不宣的“潜规则”?
也许,你无法保证自己抓到一手好牌,也无法学会那过于繁复的游戏规则,成不了最后的赢家。但你可以学会快乐的游戏,心平气和地运用自己所能掌控的,玩一场最为投入的游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