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东:高考,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字典(转自王开东老师公众号)
作者:
高歌筑梦 | 来源:发表于
2018-06-08 08:59 被阅读0次
莫言说:“高考很坏,但没有高考更坏。”对于“高考很坏”这句话,容易理解,有考试必然有竞争,有竞争必然有输赢。
古代如是,今日更是。那么“没有高考更坏”,如何理解?
在我看来,莫言的意思恐怕在于假如没有高考又何以选拔人才?靠领导指派、靠出身甄别、靠群众推荐?自然保证不了公平和公正。当年的“工农兵大学生”就是最好的说明。
事实上,莫言所言“没有高考更坏”,应该还有其它的题外之义:对于考生来说,高考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高考带来了竞争,也带来了成熟;高考带来了不安,也带来了成长;高考带来了磨砺,也带来了精彩……
丁东:高考,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字典(转自王开东老师公众号)
丁东:高考,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字典(转自王开东老师公众号)
丁东:高考,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字典(转自王开东老师公众号)
换言之,高考是一场成人的仪式;高考是一个展示的舞台;高考是一次人生的历练;高考是一轮涅槃的重生……既精彩艳丽又刻骨铭心。
所有这些,道出了高考的真谛,其价值远远超出了高考本身。
无论高考的真谛是什么?高考来了,我们总要面对。如何面对?“过来人”看得最为真切。其实,任何关于高考的困难都是臆想出来的,任何关于高考的紧张气氛都是人为制造的。只有在经历之后,你会发现,高考不过是人生态度的一块“试金石”——用重压来测试亲历者的人生态度。我们所持有的态度,决定了所抵达的高度。
是自信还是自负?是主动还是被动?是积极还是消极?是乐观还是悲观?是无畏还是恐惧?……你的每一种态度早已对应着每一种结果。
面对高考,我们不妨在喧嚣中保持清醒,从内心深处寻找“正确答案”。这“正确答案”便是摆脱“恐高症”的羁绊,全力以赴,轻松应对。假如一时难于做到,不妨学一学《指环王》中的弗多,在不堪重负时高喊——这世上一定存在希望,值得我们奋战到底。
有一句话说得好,“只问初心,无问远近;只问勇敢,无问西东”。历年高考积累的无数故事,无不证明“高考不是唯一,青春没有缺憾”。诗人说,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
假如你真是努力到无能为力,即便未能如愿,岂不也是人生豪迈、此生无憾?
这样的例子,古往今来,俯拾皆是。古时,读书人热衷于考取功名,但考取功名的路并非每个人都一帆风顺。蒲松龄、吴敬梓、张继以及曹雪芹、左宗棠、王国维、梁启超等,与那些“金榜题名”者一样,同样做出了“青春没有缺憾”的成就。
不说古人,单说马云,其传奇般的高考经历,让我们明白,高考起到的只是预示而非决定亲历者人生的作用。
在马云的人生中,经历了三次高考。第一次,因数学成绩1分而落榜;第二次,因数学成绩19分而落榜;第三次,因数学成绩79分而考入杭州师范专科学校。
巧的是当年杭州师专英语系专升本,他由此获得了升本的机会。也就是这第三次高考,考前一天,一位姓余的老师对马云说,就你这数学成绩,能考及格了我把我的姓倒过来写。谁能体会马云当时是怎样的心情?至于后来余老师的姓有没有倒过来写,已不再重要,也无人追踪。
时过境迁,即使炒作得再厉害,明眼人都知道,实际上高考所承载的内涵已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考早已不再是昔日区分天堂与人间的“龙门”,也早已不再是横亘于人生道路上的“独木桥”。在今天这样一个选择更加多元、发展更为充分的社会,高考只不过是人生的一扇门,走过这扇门,还会有无数的大门为你敞开。
只有经历了高考,才有了青春奋斗的经历;只有经历了高考,才有了人生回忆的资本。不经历高考,我们虽不能说人生是多么的不完美,但至少人生少了一次特殊的旅程。
人生如花,不计较花开长久,但求精彩绽放。人生从来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6月7日,放飞着970多万莘莘学子的荣耀与梦想的高考,正款款走来,我们仿佛听到了那曼妙的足音。
普希金说:“一切都是瞬息,一切终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都会成为亲切的怀念”。是啊,当高考划上句号,当生命有了曾经,所有为高考流过的汗水和泪水,都会真真切切融入到你的骨髓里,生长成你面对未来挑战的勇气和坚强。此时,你所需要做的,只是真诚地感谢高考,感谢它成了你人生后来的怀念,感谢它成了你人生的一部字典,感谢它成了你人生一道不可抹去的风景。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经历高考,是种幸福;走出考场,你就赢了。这是漫长等待过后最好的回应。
本文标题:丁东:高考,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字典(转自王开东老师公众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josftx.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