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又读了王开东老师的公众号文章,《为何要吵醒一个装睡的人 》,颇有感触,大抵上是同感更多一些吧!
其实, 每天读王老师的文章,篇篇直击人心。这心灵的拷问,让人心疼,费心费力费神,终究……。话说,那些装睡的人,在中学里,几乎是没有机会的哈,对于高中,各级示范校不用说,连中招分数垫底儿的普通班,也是有高考指标的。
早上不到六点进班,晚上十点半离开教室,昏昏沉沉的,一天天的,有些同学,看着被叫醒了,人在教室心不在哈!班主任严把死守,早晚签到,教室里摄像头监控,哎,也是一天天的,累着并快乐着。哈哈,成绩如何呢,又多收了几斗吗?
看着周围这一切,不觉心里沉甸甸的,一声叹息!这是随着王老师的忧于喜走了,那些严防死守的老师,那些不得不跟着向前进的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真有点悲凉感。
不过,好像自己也经历类似的现实,倒是没有特别多的忧虑,可能心里有种理念,孩子们将来只要是自食其力地生活,都挺好。
其实,一天到晚在学校,看着哪些文化课成绩一点也不优异(和省市示范校比哈)的他们,心疼又怜爱,同样的早起晚睡,哎,成绩还是没法和人家比。说实话,中招分数线,真能说明问题哈,那一层层的划下来,三年后,能够逆转的人,寥寥无几。
换个角度想想,这些孩子,都是来报恩的哈!单拼文化课,很少能够考上211高校,985更是遥不可及,所以,上了大专院校,学门技术,能够自食其力。未来呢,近了说,基本离父母近,陪伴家人时间长,挺好;远点看,他们基本上都是我们城市和新农村的建设者,搞起自己的小事业,一点点为周边发展添砖加瓦,绝对是能靠得住哈。
对于我那些学生们的未来,我总是充满信心的,也基本不发火和抱怨,总觉得他们挺好的哈。也可能也是年龄大了一点,不再像年轻时那样脾气急了。
所谓幸福指数,于我这二十多年的高中教师来说,还是挺高的。归根结底就是,我喜欢当老师,无论从职业兴趣还是能力优势以及性格方面看,都有先天优势,因此,今年是第二十五年了,几乎没有过职业倦怠感。
当然,课上学生打盹儿,还是会唤醒的,一方面是职责所在,另一方面,学生们真辛苦,偶有发困也属正常嘛!至于极个别叫不醒的,多叫几次就好了哈!本学期,班里就有一个,据说是每节课都昏昏沉沉的,叫的次数不少。目测,这学生应该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当然,人家不找我求助,我还是保持微笑好了。
至于叫醒后的结果,也许不只是体现在文化课成绩上,还有更多的方面,对于未来的影响,也许时间知道答案哈!
无论怎样,在其位,谋其事,对于课上睡觉的学生,还是该叫醒叫醒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