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美学三境》:感悟中国近代美学之美

《美学三境》:感悟中国近代美学之美

作者: 思衣谷 | 来源:发表于2022-09-04 14:56 被阅读0次

                                                思衣谷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学者,他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其中最为世人道也的当数他的《人间词话》。记着好几年前,笔者买了一本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独家全译注释插图珍藏版《人间词话》。书本包装鲜活的,是很有商业性的一本书。就审美的角度而言,是有图文共融的意思。

而最近拜读了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的《美学三境》,这是更为全面带领大家感悟王国维的美学世界。我们一贯推崇的德智体美劳这个关于人的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也是人类社会教育的趋向目标。而在中国美育方面,自然是需要还好读到王国维的文章的。

我们最为熟悉王国维的想必就是他的读书三境界了。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这里说的是执着追求,确定目标。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说的是要用心和用功去探索专研,要勇于辛勤劳动才,哪怕废寝忘食得人消瘦也不后悔。第三境界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这里说的是对待学问要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就得到豁然开朗的自由境界。

而在美育方面,读书三境界也是在王国维的美学三境的内容之一。因此这是关于美学研究的书中,此书就可以带我们更为全面深入了解王国维的美学世界。首先,该图书策划者很有心思地在书本的前部分,就收入了很多名画名书法,来体现中国美学成就,其中不乏有北宋郭熙的《秋山行旅图》,元代赵孟頫《鹊华秋色图》,五代董源的《潇湘图》,北宋黄庭坚《松风阁诗贴》等。

此书一共分为四个编。第一编是人间嗜好,大美无言;第二编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第三编是翰墨丹青,古雅神韵,第四编是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其中第一编中,就是王国维对中国美学的观念,那就是他认为中国哲学是偏向于和服务于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而缺乏纯粹的形上美学的兴趣和成果。这里不乏就收录了名篇《释理》《原命》而说明了这一观点。“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就美之自身言之,则一切优美,皆存于形式之对称变化及调和”从这些观念中,我们可以读到了王国维是把西方哲学和美学理论融合到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从而形成了王国维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

另外在这第一编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学小言》中,王国维认为餔餟(吃喝)的文学与文绣(卖花人)的文学这些商业性强,功利性的文学不是真文学。这里提出的是商业化创作的弊端,因此作者希望读者多读多看那些真文学,何为真文学,乃“复托于不重于世之文体以自见”,说的就是文以载道的艺术境界。此外在《小说与说书》一文,我们也可以一探作者分析小中国古典说的发展以及小说的分类,其中还提到了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这样的好家伙。 此外继而谈到通俗小说,《西游记》《三国演义》《封神榜》“大抵明人所润色,然其源皆出于宋代”的事实。另外就元代曲家,为何要“关马白郑”这样排列,作者也说明了自己的观点。

来到第二编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就谈到了孔子的美育主义。说的就是那种“且孔子之教人,于诗乐外,尤使人玩天然之美。故习礼于树下,言志于农山,游于舞雩,叹于川上”这样的美育境界是怎样的呢?原来是一种无希望,无恐怖,无内界之争斗,无利无害,无人无我,不随绳墨而自合于道德之法则。”其实,就是一言而弊之 “生而知之”、“安而行之”之省。意为: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这就是一种作者寄望的美学境界,也是圣人的品质。

而在《屈子文学之精神 》,作者举了屈原事例,说明了“诗之为道,既以描写人生为事,而人生者,非孤立之生活,而在家族、国家及社会中之生活也。”另外,也通过赞誉屈原的“廉贞”的精气神,说明这样诗歌的才是富有真实情感的诗歌。而在《叔本华与尼采》的文章中,我们也读到了,虽然作者分析了叔本华与尼采哲学的不同,但是究其原因还是分析到他们是有公共的思想基础的,不管叔本华是追求慰藉和博爱之道,还是尼采沉溺痛苦之道,他们都是有着唯意志主义的形而上美学思想。

而在第三编翰墨丹青,古雅神韵,是收录了王国维关于攻词曲戏剧,去突出中国的美学研究。如王国维所言“美术之为物,欲者不观,观者不欲。而艺术之美,所以优于自然之美者,全存于使人易忘物我之关系。”其中书中节选了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作者就从美学的角度去分析中国戏曲行业,他以卓识高见,运用历史考据和文学批评相结合的创新方法,对中国戏曲的起源、发展、高峰、衰落的历史过程,进行客观全面的论述,无疑成为了中国戏曲史的“开山之作”。其中作者就列举了《西厢记》第四剧第四折的内容,去说明了“独元曲以许用衬字故,辄以许多俗语,或以自然之声音形容之,此自古文学上所未有。”。体现了以俗语和拟声词的活用,体现了一种戏剧的形而上美学的特点。

另外在《中国名画集》序中,这里王国维说明了中国名画出版的意义有三,一是方面学者去研究和学习中国名画,其二是“张而必弛者,文武之道;劳而求息者,含生之情。”这里说的就是陶冶人的性情和提高人的审美涵养。毕竟看一些美好的东西都是会让人身心愉悦的。第三是“不使晴蜓岛国独辉日出之光,罗马故国专称美术之国”这就就体现了王国维要我们民族艺术自信,要将自己的艺术品发扬过大,让世界人们知道,世界之艺术不仅有罗马等西方的作品,而东方的中国艺术品也是世界璀璨的艺术美品阵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第四编是说蓦然回首,灯火阑珊,说的就是《人间词话》的内容,提出的是作者那种”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审美艺术观,那就是一种词的高下以有无境界作为衡量标准,而这种标准就是我们对词的优劣的最有力的评价标准。

我们知道王国维在哲学研究方面,他将西方哲学融合到中国哲学,从而形成了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雏形。另外美学方面,则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到了王国维对美与艺术的基本观念,对审美、艺术等问题的具体见解。王国维个性鲜明,思想开放。《美学三境》给大家传递的是“高级美”。让你不仅能“谈美”“讲美”更能在平凡的生命中活出人生该有的样子,绽放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美。让我们跟随王国维那稳健从容的脚步,一起感悟中国近代美学之美吧!

相关文章

  • 《美学三境》:感悟中国近代美学之美

    思衣谷 王国维是中国近...

  • 东方美学,人间词话。

    东方美学,人间词话。 茶道丨香道丨诗词丨文学丨人文丨养生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音乐里,美学绽放 美学,是公元175...

  • 浅谈美——生活之美

    ——?浅谈美? —— 什么是美学?美学原意就是"感性学"即"感性认识"。美学不是"小美学"而是"大美学" 。因为美...

  • 生活美学之境

    天空美术馆最让人称道的是,它坐落在商业综合体腹地中心。这意味着前一刻你可能还在独立设计师店铺中挑花了眼,后一...

  • 《王国维点评红楼梦》笔记(8):《红楼梦》的悲剧美

    《红楼梦评论》第三章名为“《红楼梦》之美学上之精神”,主要论述了《红楼梦》最大的美学价值——悲剧美,王国维说“《红...

  • 李泽厚《美学四讲》

    美学门户网 公众号 首页 生活美学 美与艺术 美学动态 中华美学学会 北京美学会 京津冀美学联盟 中华美学文化基金...

  • 李泽厚的美学

    李泽厚的美学 李泽厚,著名哲学家,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 中文美学一词来自日本,而西文来自是把世...

  • 美无止境——《美学三境》书评

    王国维说人生有三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

  • 天青色

    宋朝之“天青色”,美学追求“意境”也,陶瓷美学特为甚,自古陶重青品。或曰:青瓷之美,如蔚蓝落日之天,远山晚翠;湛碧...

  • 【连载】跳跃吧,小肥皂!第一章(8)

    第8颗星星:美学智慧 做肥皂是特别美好的事,也是充满了美学智慧的事。小小一块皂,凝结了皂师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学三境》:感悟中国近代美学之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km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