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医中药学
补中益气汤治外感?

补中益气汤治外感?

作者: 守一真源 | 来源:发表于2018-05-17 09:47 被阅读1次

前几日看到一篇文章——《补中益气汤竟可以治外感》一般人恍眼一看,觉得一个补的方剂怎么用来治外感呢?

但其实稍做了解便知道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补中益气汤方用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甘草、当归。

补脾益气,治疗脾虚气陷证,也是可以用来治疗阳虚导致的外感的。

在中医们看来最平常不过了,只是表现的症状不同而已。如果会感到意外那还是对于中医的气和整体认识不够。

但是黄芪党参当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用的药膳食材,如果突然有人告诉你吃这些可以治感冒大家的确会觉得意外。

▲  黄芪党参牛肉汤

和我们平常熟知的中成药或感冒的经典名方,风寒感冒颗粒、桑菊感冒片、桂枝汤、麻黄汤、银翘散等发汗、解表、透表相比,补中益气汤这种补益的方剂治疗感冒或许确实会让人有些意外。

毕竟很多人对感冒的印象就是出出汗就好了,但生活中却不都是如此,尤其老人家体虚/气虚感冒可能更多要用到补中益气汤。

1气可以抗外邪

大家可能时常听到中医说气血气血,可是究竟气是什么呢?

中医有卫气、营气、宗气、元气,还有五脏之气,中气等等。可是作为普通人,大家却对气说不出个所以然。

就像同一个人,在公司是经理,对子女来说是父母,对父母来说是子女,去商店是顾客,去医院是患者一样,同一个人可以因为所处时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身份。

气也是如此,气在人体中是一个整体,无论卫气营气宗气还是脏腑经络之气,都不是相互隔绝的。

更多的是依据其所在的具体位置和具体条件而命名,其来源除了先天精气还有来自后天饮食中的水谷精微和我们呼吸到的气。

气血从阴阳来分,气为阳,血为阴,阳主外(抵抗外邪)主动(动力)。

那么,当气不足的时候,主外的能力弱化时,防御外邪的能力就会变弱,外邪相对容易入侵,而这时无论风寒还是风热的邪气带来的感冒都还有着正气虚弱不足抵抗的原因,而不是单纯因为外邪太强生病。

这种感冒的治疗方式有别于通常的辛温解表或辛凉解表,因为其虽有外邪入侵,但气不足是本。

老年人或者平时较普通人怕冷的人,他们感冒的时候就更多是因为气不足而导致的。

“正如《证治汇补·伤风》云:“如虚人伤风, 屡感屡发, 形气病气俱虚者, 又当补中, 而佐以和解, 倘专泥发散, 恐脾气益虚, 腠理益疏, 邪气乘虚入, 病反增剧也。”

很多人在感冒的时候并不会去看病,往往自己吃些中成药,倘使气虚的人吃了太多发散的药,有时可能没法把邪气赶出去反而还加重了,气不够打不赢外邪往里溜了的话,邪气自然也就跟进去了。

气虚感冒的人除了感冒的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还会有平时容易劳累,容易怕冷,少气懒言(容易气喘不喜欢说话),容易汗出。

如果是气虚兼有阴虚的感冒,还会有发低热、咽干、口渴不欲多饮,痰少而黏等。

有这些症状的人在感冒的时候,自己吃药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


2补中益气汤主补脾气

补中益气汤所治的证,根源在于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所致。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食物消化就差,饮食减少,少气懒言,大便稀溏;脾的作用之一是把来自饮食的水谷精气向上运输。

脾虚气就上不去,中医称之为中气下陷,故见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而中气下陷自然到达体表的气就少了,人也就更不容易抵御外邪,容易感冒了。

补中益气汤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使气足可到达体表),故为君药。

配伍人参(或党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药。

当归养血,协人参、黄芪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

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提升托举阳气向上,使其不下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共为佐使。

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由此可见,当对气有了整体的认识,对补中益气汤治疗感冒就不会意外。

好奇宝宝:同样的道理,如果不是体表的气而是内脏的气呢?

老中医:补中益气汤有个很形象的形容词,升阳举陷,中医内脏在体腔内不下垂是需要阳气的托举,那当气不足的时候,托举无力,自然就会有下垂。可能是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等。

好奇宝宝:那便秘、小便失禁、产后尿潴留有没有可能使用补中益气汤?

老中医:只要有可能是气虚导致的,当然可以考虑使用。气虚无法推动大便从肠道排出,无法统摄尿液导致小便失禁,气虚无力将尿液从膀胱排出,当然都可以用补中益气汤。

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其实就是平衡的调整,当你身体平衡被打破,才会生出病,治疗自然是重新使身体平衡。

因而便秘、泄泻、脱肛、尿失禁,只要是气虚导致的,都可以考虑用补中益气汤,只是临床上可能会有针对性更好的用药。

而老年人(无痰饮等实证)、平时身体虚弱的人,感冒的时候就不宜随便发汗,临床上使用时,更多是将解表和补气相结合(人参败毒散或参苏饮)而不单纯用补中益气汤补气。

最后,提醒各位朋友,不宜自己胡乱吃中成药,普通人要想接触中医,就必须先一点点构建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认知,才能更好地理解很多养生的道理,而不至于错误应用哦~~

小贴士

补中益气汤虽然在虚人外感中有应用,但并不是此病专方,本文试图通过此方治外感帮助大家构建中医养生的整体框架,而不是鼓励老年人或体质虚弱的人在感冒时都吃补中益气汤。

更多中医药科普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草真源】(shouyizhenyuan)

审核 |  姚sir  灵猫法师  老王  常山子

编辑 | 酒制吴茱萸

图片|  网络(侵删)

转载及合作请联系【本草真源】后台

具体用药一定请谨遵医嘱呀~~

相关文章

  • 补中益气汤治外感?

    前几日看到一篇文章——《补中益气汤竟可以治外感》一般人恍眼一看,觉得一个补的方剂怎么用来治外感呢? 但其实稍做了解...

  • 寒热并用治外感

    刘某,女,27岁,2021.2.8日就诊。 病史:鼻塞,流涕,喷嚏,咽痛一天 口微渴,饮食二便正常。月经正常。 舌...

  • 中医治疗腹泻

    治疗泄泻的方法多种多样,因病因病机不同而治法各异。 如外感湿邪,当健脾燥湿,分利小便;外感寒湿,当散寒除湿;外感湿...

  • 著名老中医李可先生谈通治外感之麻附细法

    所谓麻附细法,即指麻黄附子细辛加人参乌梅炙甘草治法,可通治一切外感。因一切外感必夹内伤。而麻附细法道理在于开表闭的...

  • 重视治外感,防病于未然

    人身各部,头面四肢,五官九窍,五脏六腑,筋骨血脉,但凡一处阳气不到便是病。沉寒痼冷顽症,一切肿瘤皆此因。当知病之来...

  • 补中益气汤治验一例

    这个病人肯定是没有80多岁的,其实就是60岁左右,因为用老父亲的名,报账方便! 4.9日是第一次就诊,当时本来是想...

  • 《伤寒论》麻黄汤禁例

    麻黄汤方证分析: 《伤寒论》是以辨治外感病为主的著作,汗法是治发热,恶寒,头痛,身疼,骨节疼痛,腰痛,无汗,喘,脉...

  • 从六经辨治糖尿病

    一、立论依据 《伤寒论》理法方药一脉贯通,除对外感病外,尤其于疑难杂证的辨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其六经辨证反映了外感...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桂枝汤麻黄汤证治推论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桂枝汤麻黄汤证治推论 外感病主要是指外感风寒引起,导致荣卫不和产生疾病。 风性疏泄,容易伤卫,卫...

  • 补中益气汤治疗眩晕

    眩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补中益气汤所治者是气虚血亏、清阳不升所致的眩晕,诸凡老年脑动脉硬化、大脑供血不全、低血压、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补中益气汤治外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nv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