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麻黄汤禁例

作者: 一剑哥哥 | 来源:发表于2018-06-18 18:48 被阅读26次
    《伤寒论》麻黄汤禁例

    麻黄汤方证分析:

    《伤寒论》是以辨治外感病为主的著作,汗法是治发热,恶寒,头痛,身疼,骨节疼痛,腰痛,无汗,喘,脉浮,疗太阳表证的常用方法,且多用辛温发汗之法。这些症状是由于风寒外束肌表,卫阳被遏,营阴郁麻黄汤为辛温发犴之峻剂,书中第49、50、83-89条提携所形成。

    麻黄汤由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出发开禁忌,后世医家称为“麻黄汤九禁”。张仲景将  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所组成。方此九条条文单独列出,意在告诫医者“有斯其病用斯,方中麻黄昧辛发散,性温散寨,善开腠理而发越人体阳其药”,现麻黄汤及其适应证、禁例探析以及禁忌证,麻黄有发汗解表的功效,为君药;用温经散寒、透营达卫法,桂枝为臣药。杳仁苦甘,宜畅肺气,助麻黄平喘为佐药;甘草甘平,和中发散,调和诸药为使。

    根据《伤寒论》所述,麻黄汤的适应证主要是发散,方中麻黄与桂枝相须为用,一发卫分之郁,一透营分之邪,加强发开散寒解表之功。麻黄配桂枝透营畅卫,解表发汗之力峻。当人体卫阳被风寒之邪束缚,阳卫气不得外达,用麻黄通畅透达人体阳气,解表散邪;反之,麻黄用不对证,就会损伤人体阳气,甚则过汗亡阳。”例如,大青龙汤是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倍用麻黄,在加以石膏而成。

    麻黄汤禁例:

    1、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此为《伤寒论》原文第83条,讲述了阴虚咽燥者禁用发汗。咽喉乃肺胃之门户,是三经所循之处。在生理情况下,咽喉必依赖肺肾的滋养。若咽喉干燥,则是阴液不足的体现,尤其是肺肾阴亏。此时虽有太阳表症,亦不可辛温发汗。因为阴液不足,发汗无源,强行发之,不仅伤阴,更助阳热,以致阴伤热炽,变证蜂起,不可不戒。

    咽喉干燥,一方面有热,咽中干燥,就是有热象,一方面是缺津液,津液枯燥。胃热不能发汗,表热才能发汗,发汗是个解热的法子,但是对里热、内热都不行的。津液虚,不能发汗。那么这一条呢,既有热,津液也虚,这么一种证候,尤其在咽喉。这一段就说明,咽喉肿痛这类的病,当然也不可发汗。

    2、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此为《伤寒论》原文第84条,论述久患淋病之人,多属湿热下注,久则伤精,虽有太阳表症,亦不可用辛温发汗。若误发其汗,不仅助膀胱湿热,耗肾中之阴,且阴伤热炽,迫血妄行,损伤阴络,可发生尿血症。淋家的表现为小便淋漓涩痛,应用养阴清热兼解表,断不可用麻黄汤。

    3、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

    此为伤寒论原文第85条,条文明确讲述,疮家不可发汗。疮家必气血两虚,久患疮疡之人,因脓血流失,而致气血两伤。“虽身疼痛,而不可发汗”是说疮家复感外邪,而导致身体疼痛者不可以发汗。因为汗血同源发汗必伤阴阴疮痂,已有气血两虚,再加上发汗,则营血更伤。营血伤不能濡养筋脉,而导致筋脉强直,肢体痉挛。若误用汗法,则会导致变证,发汗则痓,汗后更伤营血,筋脉失养。此时当用益气养血解表法,切不可发汗。

    4衄家,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此乃伤寒论第86条,衄家本就阴血不足,故禁用辛温发汗。素患鼻衄之人,阴血亏虚者居多。虽有表证,亦不可轻用发汗。若强发其汗,势必更加损伤阴血,血不濡养筋脉,则额两旁陷中之脉紧急。血虚不能上注于,则目直视而睛不能转动。血虚不养心,神不守舍,则不得眠。伤寒日久,见衄,出现了鼻衄,出现了鼻子出血,但衄血点滴不畅,半天滴一滴,衄血点滴不畅,这是什么呢?这就像汗出不透,汗出不彻,它就不足以解除邪气,鼻子是出血了,但是半天滴一滴,  似有似无。你说它没有吧,用纸擦一擦,还有一点红,你说它有吧,又很不畅快,虽然见到一点血,但是头痛、身疼仍然存在,发烧仍然不退,这就像汗出不透,汗出不彻不足以解除邪气一样。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用麻黄汤发汗。因为血分这条路走不通了,然后就改汗的这条路,这叫什么?这叫以汗代衄。

    此条文与第55条“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有虚实之别,并病不同,应注意区别。55条是伤寒表实证是汗而至衄,其衄血量不多,且衄后表示证仍在,故仍用麻黄汤发汗。而本条是素日即多衄血之人,阴血亏虚,又患外感,故治疗时必考虑其虚症,不可单纯使用发汗之法,应滋阴养血解表。

    5、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慄而振。

    此为伤寒论原文第87条,论述亡血家气血虚弱,禁用发汗。亡血家,指平素经常失血的人,其阴血必须,且气无所附,而阳气不足。亡血家气血俱虚,即使患有伤寒表证,也不可妄用辛温发汗。因为其汗血同源,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若强行发汗,必致气血更虚。血伤,则无以濡养筋脉。气伤阳虚,则无力温煦肌肤,导致寒战。凡失血之后,血气未复,为亡血虚家,皆不可发汗也。盖失血之初,固属阳热,然亡血之后,热随血去,热固消矣,而气随血亡,阳亦危矣。若再发汗,则阳气衰微,力不能支,故身寒噤栗,振振耸动,所必然也。盖发阴虚之汗,汗出则亡阴,即发暴吐魈血之汗也,故见不能峋、不得眠亡阴等病也。发阳虚之汗,汗出则亡阳,即发亡血虚家之汗也,故见寒栗而振、亡阳等病也。

    6、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本方阙。

    此为伤寒论原文第88条,只是平素多汗之人,如果重新发汗会导致神志模糊,心中慌乱不安,小便后尿道疼痛,应当用禹余粮丸进行治疗。平素多汗,禁用发汗,汗乃心之液,是阳气蒸化津液而成。平素常多汗出,无论自汗盗汗,均有阴血阳气之伤。若再用发汗,不仅伤阳,也会损阴,导致阴阳两虚。心失所养,心神浮越,故恍惚而心乱。汗家重发汗,阴津受伤,阴中滞涩,故小便后阴疼。再加上平素多汗之人,多由气虚不能敛汗,应补气养血。为平素多汗之人的治疗方法为敛阴止汗,重镇固涩,既救其急,易补其虚。

    7、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

    此为伤寒论原文第89条,论述了中焦虚寒者禁用发汗。病人有寒,指病人中焦脾胃虚寒,素有中寒,复感外邪,应当用温中解表之法,切不可强发其汗。误用发汗,使脾胃已虚之阳更伤,必导致胃中冷。胃中冷则寒气逆,可见呕吐,若平日有蛔虫寄生者,就会吐蛔虫。

    8、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此为伤寒论原文第49条,论述了误下后里虚,尺中脉微者,不可发汗。太阳伤寒初起未发热时,脉多浮紧,以发热时,脉多浮数,宜用麻黄汤发汗。此时若误用攻下的方法,则徒伤里气,不仅表症难除,甚则发生变证。表证误下,患者身重心悸,尺中脉微,表明正气已伤。由于清阳之气不能充身,加之表邪困阻,故身重。阳虚心神不能自主,故心悸。尺以候里,微为阳虚之主脉,更为里阳虚之佐证。表证误下导致阳气虚,而表证仍在,为夹虚伤寒,不可再汗。虚人若发汗,必更伤正气,徒生变证。其自汗出,意在补其虚,待正气来复,气血充沛,津液自和,则往往自汗而愈。断不可用麻黄汤发汗。

    9、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此为伤寒论原文第50条,论述了尺中脉迟,营血不足者,禁用发汗。脉浮紧,为太阳伤寒表实证的典型脉象。由于寒邪束表,营阴淤滞,必有身疼痛的症状。脉浮紧且身疼痛,属伤寒表实证,本当用麻黄汤进行治疗。然而尺脉迟涩不利,为营血不足之象,此属里虚兼表,故不可强发其汗。由于汗血同源发汗,则可以使营血更伤。

    伤寒论原文第49条鱼50条,均以脉象论述麻黄汤的禁例,一个是阳虚里气不足,一个是阴虚营血亏虚。二者皆为伤寒夹虚之症,故均禁用麻黄汤强发其汗。

    综上所述,“麻黄汤九禁”不过津伤、血伤、中寒、虚热,阳虚而已。若再以麻黄汤辛温发汗,则亡津助热,热必更伤 。 凡属津液耗伤、营阴亏虚、气血不其阴,用亏之极,必及于血,且热盛则迫血妄行,故中寒阳虚的病人,兼有表证,当禁用或慎用麻黄汤,或不可独用麻黄汤治疗。

    《伤寒论》麻黄汤禁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伤寒论》麻黄汤禁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knn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