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视觉引导品思视觉成长之路
视觉记录,到底我们看的是什么?

视觉记录,到底我们看的是什么?

作者: Jennifer在深圳 | 来源:发表于2016-10-14 11:02 被阅读544次
信息爆炸,如何高效处理? 现在的人接收信息太容易了,每个人都能轻松获得以前很难接触到内容。所以打造知识IP,打造半个专家都变得门槛很低。打开新闻网、网易新闻都可以接触到最新的消息,打开慕课打开各地网站就有机会构造自己的知识系统。有了这么多信息,导致很多人成为有故事的女同学。

脑子里装了这么多信息,再接受新的信息就会变得困难。难消化、难记忆,我们只想听到只想看到我们想听到的东西。

所以,如果你参加过战略会议,就会觉得十分无聊,因为这是一个互相PK的过程,大家对战略的理解都不一样,要达成共识非常困难。

至少50%的时间在解释想法,30%的时间在回顾刚才说了什么。战略的落地程度,80%取决于是否认可和理解,20%在执行。

你的会议80%时间用于解释背后的想法,20%用于决策

战略会议如此,小型会议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反思一下我们的会议,除了汇报下流水账,如果你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大家都在质疑讨论最后争执不下,请领导拍板。

貌似在听,其实在说

那什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那怎么可以把会议高效呢?试一试,把语言文字输出,转变为图像输出。试着把你的想法,用图像表达出来。有如下几个好处。

输出图像,给大脑减压

1、愿景有画面感,容易同频。张贴到与会人的眼前。一图胜千言万语,你的核心观点一目了然。这一招,在房地产经常用,你去售楼中心,总是可以看到一张未来交通规划的蓝图,上面清晰地用指示灯把主要交通路径标示出来,你一看,原来我的30min生活圈如此便利,超市、医院、商场因有尽有。

2、方案可视化,容易决策。如同行军打仗,我们总是需要有地图。地图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已经讨论下来的作战方案,减轻了大脑的负担。想一下,战略会议一般都是按天为单位,人的短期记忆能力是有限的,图像输出可以减轻大脑的负担。

一张路径图

3、增强共创的可能性。共创其实很难,需要有安全的氛围、同频的想法、想法的激发点,你看到一堆文字/语音,会先投入大量时间在理解主讲人的观点和背后的动机,之后再思考是否合适反馈,这时候分享人的思路已经变慢了、被局限了,很多想法已经出不来了。而图像本身是相对中立的,不会受主讲人的语言和肢体变化,能打开分享人的脑洞,让他把内心的想法分享出来,实现观点的融和和共创。

分享人不再被陷入自己的瓶子,有一个开口输出

4、用图像把会议成果记录下来,可以呈现不同的观点。你将不仅仅看到你听到的,而且能看到其他人的观点。你的观点会变得更加立体,更容易看到大局。

与会人看到全局

那视觉记录,到底要看什么?简单来讲,看四说一:

1、看大图。看视觉记录占据焦点、占据面积最大图,这样的图一般是主讲人想要传达的核心观点,是他内心的蓝图和想法的发源点。你可以通过大图连结到更多的东西。

2、沿着路径看二级标题。这些内容是会议的主要观点,可以帮助你检查是否有遗漏。

3、看现场中催化出来的互动环节。看一看视觉记录师,站在中立的角度(虽然很难)记录下来场域的能量,是否和你吸收到的一致,可以脑补很多画面。

4、看你觉得有意思的小图。思考背后的构思,帮助你理解会议成果。

5、积极分享:分享你看完视觉记录图像后的想法,你想到了什么,你发觉了什么,你期待什么,你感受的惊喜是什么。给共创制造机会。

PS:Jennifer是视觉记录的践行者,若对视觉记录有兴趣,可以联系微信号:noneedon225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视觉记录,到底我们看的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pg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