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算个球!还有比死亡更可怕的!
作者 唐孝忠
作者以为,死不可怕!那么,有人会反对、反感,会指责作者纯粹是无稽之谈,肯定是吃多了不消化,整天无所事事,心灵极度空虚,才会堆砌这篇文字。
当然,作者相信,有人会认同作者的观点,人类社会,我们每天都在迎接新生与死亡,我们已经接受这个千古不变的自然规律,所以,只要心理足够强大,看透了尘世风云,必然会坦然面对死亡,给生者多一块生存的空间。
作者相信,会有人问,那你觉得什么才可怕?
作者以为,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在此,表达自己并不一定会被众人认同的观点。
在展开这个话题前,我们必须正视一个问题,人的价值何在?如果我们确定了生命价值,那么,就会很轻松得出诸多结论。
人活着,为了体现生命的价值,就得创造价值,赡养前辈,生儿育女,创造空气清新、蓝天白云、山清水秀、友爱互助、互不侵犯、健康富足、乐观快乐的环境,竭尽自己所能,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文明进步,否则,生命的价值极低。而如果行尸走肉,甚至作恶太多,其生命价值就可能为零,甚至是负数。因为作恶对人类具有反作用力,不利于人类社会良性发展。
如果你认同这个生命价值观,那就可能对生与死重新定义,可能认为死亡并不可怕,还有比死亡更可怕的。
假设我们意识到自己距离死亡越来越近了,即在短期内,自己必死无疑。此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一定会有许多放不下的东西,这些就是将死者最可怕的。
一个善良、正直的人,想到自己还有赡养义务或抚养义务未履行完毕,想到自己对配偶的扶养责任还未履行完毕,自己追求的梦想还未实现,自己的诸多心愿未了,想到自己曾经愧对的人,自己曾经犯下的过失,等等……所有的这一切,才是比死亡最可怕的东西。
一个作恶太多、玩世不恭的人,则会想到自己曾经犯下的罪恶,死后必将遭到世人的唾骂,甚至还可能被鞭尸。而且,因其作恶,可能连累与其有关系的人,其内心的恐惧越来越强烈,最终会吞噬其灵魂,促使死神快速执行天堂命令。因此,对于此类人来说,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对自己作恶的恐惧。
假设你认同作者的观点,那么,你就会在生前意识到,一个人,一条生命,到底该怎么活着?
上帝给我们安排了许多平行而又交织的两条路,你选择了什么路,你就会获取什么结果。你选择从善之路,还是作恶之路?你选择好吃懒做之路,还是吃苦耐劳之路?你选择投机取巧之路,还是忠厚老实之路?你选择行尸走肉之路,还是虽死犹生之路?你想卑鄙龌龊,还是一身正气?你想贪图私利,还是忧患苍生?你想冷眼旁观,还是见义勇为?……
同在一个大家庭,你可能始终认为,他人的事情跟你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所以,他人的灾祸疾苦你至多内心同情瞬间,甚至不会震动你的灵魂。然而,回首历史,纵观天下,同在一个大家庭的每个人,其命运都是相互关联的。作恶表面上针对的是特定个体或群体,本质上会影响其他人的命运。从善一样,当某一个体或某一群体受到同情、恩惠,也会影响其他人。由此,从善或作恶,人们会因所受影响而效仿。所以,比死亡更可怕的是个体生前的不当行为。
当一个人因为作恶而依法执行极刑,在临死时,你会觉得死亡可怕还是他作恶可怕?而被执行极刑的人,他会感受到死亡可怕吗?或许是,但是,他一定留恋生命的存在,而他一定醒悟:如果他不作恶,留恋生命的感受便不会产生,他与受害者的生命都还将继续。因此,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恶多端。
当一个人自然离开人世,而义务与责任还未履行完毕,他会对导致其死亡的根源悔恨,如果让其重新选择,一定会阻止死亡根源的发生,所以,不善待自己,远比死亡更可怕。因为如不保全自身,谈何捍卫他人?
2018年12月10日 于重庆寓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