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依兰

作者: 李中东 | 来源:发表于2017-06-15 20:35 被阅读91次

    古城依兰除了名闻遐迩的人文历史以及自然风光外,美食上也独具特色,《舌尖上的中国》中依兰县就上榜了,可以说,依兰美食文化同样源远流长。

    高中在这里求学三年,大学毕业后又回这里工作,算起来,我在这个县城足足呆了25年,也算个本地通了。这些年来,吃过县城大大小小的众多饭馆,虽然本人缺少陆文夫笔下的美食家那样天赋异禀的味蕾,于美食文化来说完全是个门外汉,但是因为在漫长的岁月中见得多了,还是略有一些心得。

    依兰本地美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满族饭店,三姓火锅还有老冰糕。

    依兰是满族发祥地,以前这里满族很多,街上满族饭店不少。这些满族饭店和清真饭店一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满族饭店的牌匾底色一般是黑色的,讲究的门楣上还有木制对联,至于对联内容则五花八门,无一例外和吃有关系。这些对联对仗工整,用语讲究,有的还带有典故,仔细揣摩,韵味无穷。

    至于满族菜 ,感觉和东北菜差不多,或者说东北菜本就是满族菜的衍生品。不过印象中满族菜没有东北菜那么“血腥”,比如,东北菜中的"杀猪菜“讲究一个鲜字,猪刚杀完,其身体就被五花八门地送上餐桌了,味道鲜倒鲜了,但总觉得带有一股血腥味,实在不忍下箸。

    而满族菜,虽然也常常用猪肉做食材,但是味道四平八稳,很中和,深得中庸之道的精粹。有时候想,满族先人在这片白山黑水的土地上,以彪悍和孔武出名,但是吃的却是这样不温不火,真真挺奇怪的事!

    以前满族饭店多,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也许,正因为太中庸,所以特色不突出,加之现在饮食业竞争激烈,开张的多,倒闭的也多,没有突出特色,在这快餐时代,很难吸引食客眼球,而满族饭店在这方面好像并不擅长,它们更适合慢慢悠悠细品的,所以衰落也是难免。

    除了满族饭店,依兰美食还有一道招牌,那就是三姓火锅。依兰旧称三姓,据说徽钦二帝流放这里,虽说也带了厨子,但金人有令,他们不敢擅自烹饪。然而南胃北食,二帝吃不惯金人所做的那种半生不熟的野味,每每进食,苦不堪言,御厨便以给菜加热为名,用铜锅复而煮之。山珍野味煮其铜炉,代代相传竟成了依兰的一道绝妙的美食,吃起来芳香四溢、齿痕留香。只可惜,随着岁月的变迁,如今正宗的三姓火锅很少见了。

    以前吃过一次正宗的三姓火锅,是在一个民房的二层小楼里。店主用铜火锅煮各种食材,既有牛羊肉,又有林区捎过来的众多野味野菜等,下面烧以木炭。火锅烧开了之后,咕嘟嘟冒着泡,和下面劈啪作响的柴火互相应和,像奏音乐似的,极其欢畅。大冷的冬天,此时室内热气腾腾,香味四溢,吃得可真是大快朵颐,留在记忆里印象深刻极了。只可惜那片平房前几年拆迁了,饭店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好像销声匿迹了,真真可惜!

    依兰的老冰糕是当地非常出名的小食品,它的历史不知追溯到何时,但是在我记忆长河中,它却一直若隐若现,那么鲜活,那么分明。

    小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在夏天最爱吃的零食就是冰棍了,那时候一根冰棍才5分钱,味道非常冰爽,还带有甜甜的奶油味,在炎炎的盛夏,吃起来真是沁人的凉,沁人的爽。而且吃完之后嘴里很正常,不像现在不少冰淇淋那样吃完嘴里不舒服。

    我们小孩子嘴馋,一听见外面喊着卖冰棍的声音就心痒了,此时,若家长不给零花钱,我们也有办法,在鸡窝里摸出鸡刚下的蛋偷着去换冰棍。按现在经济学眼光来看,这是一笔很不划算的以物易物买卖,但是我们馋劲上来,可不管这么多。虽然万一被家长发现了,少不了挨骂,我们还是乐此不疲地干这种事,让家长防不胜防。

    等到来县城上了高中,学校在郊外,离县城有一段距离,加上学习时间紧,所以来城里逛的机会并不多。每次来,一般都是大逛特逛,除了逛街中心的二百和百货大楼,就是满大街乱窜。在夏天,冰糕是每次来基本都要尝尝的。

    那时候在现在的中央大街东段,和东顺城路交汇处那一段地方,隔几步就有个冰糕摊。摊位很简陋,用纱帐简易地围了一下,里面摆了几个桌子,再购置一些碟子,就可以营业了。店主从冰桶里用特制的工具把冰糕一块一块夹出来。夹出来的冰糕是一块块洁白的小圆球,在碟子里来回滑动,可爱极了。

    记忆中的学生时代,那时候的夏天可是真的热,店家拴在电线杆上晒太阳的狗都热得吐出舌头来,直喘气。那时候一到中午,街上并没有多少人,估计要么午睡,要么躲在家里避暑呢,所以我印象中冰糕摊位一般也没有多少顾客。安静的环境中,我慢悠悠地吃着冰糕,慢悠悠地打发时光,店家在旁边发着呆,不知是困了还是有心事。就这样,记忆中静止的画面慢悠悠地飘过逝水流年。

    以前北菜市那一块,现在的五国城路,有几家冰糕很出名,甚至无形中形成了品牌。昨晚去了一趟,这里环境挺好,食客也不少。点了一份冰糕,慢慢地品,觉得味道真的不错,入口之后,滑而不腻,既带有水果的鲜美,也有奶油的甘甜,虽然冰凉,却冰得恰到好处,温和不刺激,吃完之后嘴里还有余味。心想无怪乎生意这么好,顾客就是最好的口碑啊!

    依兰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远不止以上说的三样,代表性的还有饼(丝饼、馅饼、筋饼)、石板烤肉等,限于本人才疏学浅,说得难免有疏漏甚至偏颇之处,欢迎大家指正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舌尖上的依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vu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