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州是个17岁少年,前几天他来到海南三亚,当时还被炮轰有钱出来旅游,可没想到他突然在凌晨发布了长篇幅的遗书,字数多达上万字,刘学州选择在海南与这个世界告别,遗书的标题只有8个字:生来即轻,还时亦净!
整篇遗书详细描述了自己从出生被抛弃,再到养父母意外离世,自己一个人上学的整个心酸过程,而在与亲生父母决裂之后,选择离开这个世界成为了这个年仅17岁的少年最无力的呐喊。令人感到无比痛心惋惜。
许多人把青少年的反抗,归咎于青少年在成长期间生理的变化,以及心理要求独立的潜意识所致。
其实多半的时候,更是做父母的,忽略了他在家中所担任的角色,而没有为他的儿女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比如说:当父亲不实践他的诺言,就是教导孩子不必守信;当父亲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孩子失去对他的信任;当父亲没有生活正确的次序,孩子以为他太忙;当父亲拒绝要求宽恕,孩子会觉得他太骄傲;当父亲在管教上太严厉,让孩子的心灵感到破碎;当父亲不管教儿女,孩子以为父亲放弃了他们;当父亲在愤怒时管教,会让孩子心中种下苦毒;当父亲对儿女没有耐性,孩子会从别人去得到认同;当父亲没有固定的原则,孩子就会轻看他;
当父亲不用口语表达爱,孩子以为父亲不爱他们;当父亲不尊重他的妻子,孩子就会轻看母亲;当父亲常和母亲吵嘴,孩子就失去安全感;当父亲不参与孩子的游戏,孩子就觉得有代沟;当父亲任意的批评其他人,孩子就学会不尊重人;当父亲不肯帮助作家事,孩子就变得懒惰;当父亲太注重儿女成绩,孩子只是为父母读书;当父亲不肯花时间和儿女谈心,孩子就觉得疏远;
当父亲经常出差,孩子会有被放弃的感觉;当父亲总给儿女买名牌的服饰,孩子会太追求世俗;当父亲不教导善用时间,孩子就会浪费生命;当父亲不管儿女玩电子游戏,孩子就会沉迷上瘾;当父亲没有榜样,孩子会认为他假冒伪善。
父亲,是在家中担任带头的角色,如果父亲自己不以身作则,儿女很难教育得好。每位父亲的责任,都是十分艰巨的,所以希望做父亲的,能够明白自己对儿女的影响力,而愿意帮助他们成功地度过青少年期。这是上帝,给每一位做父亲,最大的期许。
但愿我们做父母的,都能够好好地学习,怎么样成为一个父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