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作业的误区:
1.总想着全外控——全部盯、全部管
后果:丧失内驱力,初中阶段自主性成了人生第一追求
2. 产生低效率——盯时间,磨蹭、拖延,唠叨
后果:学习效率低,时间越长,效果越差。
3.只会瞎反馈——又训又骂
后果:导致大脑宕机,负性情绪激活,大脑前叶功能丧失
三大控制体系
一、目标控制
写作业前的灵魂三问(计划与战略思维培养):
预计多长时间完成?准备先做哪个再做哪个?作业做完以后你想做点啥?
思考:写作业、考试是为了什么?
单位时间内拿到更多分数,就是胜者,收益更高。
1.时间预判——激发预测兴趣能力,有效提问能够激活大脑的机关
2.顺序选择能力——训练先易后难的做题方法,尝试选择适合自己的策略,锻炼元认知能力(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能力)
3.结果期待——提醒孩子给自己奖赏,提高内驱力。让完成作业与自己喜欢的事情联系起来,建立自己做的大于别人想我做的。
盯孩子预判能力,辅导孩子分段选择,提醒孩子我奖励。调动大脑元认知能力,培养战略能力。
二、流程控制
1.先快后好(本质)
写作业的目的是发现错误,不要纠正孩子的错别字,不要夸孩子聪明。重视保护学习的热情,夸聪明会产生两极思想:做到就就代表聪明,做不到就代表笨。不敢轻易尝试新事物。
2.分段学习——学一会儿玩一会儿
学习的本质是大脑神经的链接。脑供血不足,学习效率自然下降。
3.身心能量
更多地制造头和尾。 一般学习20-25分钟,休息5-10分钟。
情绪状态越轻松越好,先情绪后学习。情绪被激起和唤醒就会抑制思考。放松警觉状态:阿尔法。(阿法波音乐—巴赫、拉瓦尔蒂,冥想音乐、催眠音乐,歌词过于鲜明的不合适)
三、反馈控制
1.复盘反馈
只有答案没有反馈的练习是毫无意义与价值的。不要在过程中反馈,做完了一定要检查反馈。
三年级以前,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检查;三年级以后孩子自己做。培养习惯,老师最后预留时间检查,了解自己哪些会哪些不会?
2.自我奖励
自我奖励不是家长奖赏孩子,家长可为孩子提供学习专项资金,孩子自己执行。孩子学会自我奖赏代表自我驱动力生成。
即时奖励,即完成作业就能获得。把完成作业与奖赏链接在一起,自然生成积极状态。
3.时间银行
三岁前不能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玩和社交更重要。3-7岁之间,每天1小时,内容有家长选择,时间由家长控制。上小学后(形成电子产品自律的关键时期),孩子自己选择内容,开始形成自律能力。
有自信的表现:三个以上现实当中的朋友,没有焦虑抑郁的情绪、没有生存压力、没有自卑感,做什么事情都有自我效能感,能做很多自己开心愉悦的事情。
设立时间银行:每周有多少时间可以玩游戏,可以一周用完,也可以累积使用。每周固定总额度时间,分配权交给孩子,超出时间也要有对应的规矩。
总结——
如果学习等于挨骂、不开心、做完了一检查家长还要骂就等于把学习和不好的情绪感受连接在一起,体验感和印象就会差,导致不愿意、不喜欢。
学习结束时和好的感受联系一起。三步走:1.培养孩子自检查自修正;2.孩子发现错误,给予好反馈;3.孩子自我奖赏,带着快乐入睡。
有了自我反馈的闭环,形成进步闭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