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自周朝起就在泾河流域创造了先进的农耕文化,农业、贸易尤为发达,以陇上“旱码头”著称。
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建华厂、虹光厂、丰收厂等一批三线企业相继开工建设,平凉才有了真正意义的工业、工人,才有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
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由当年的农业小县变为今天知名的道源圣地、养生福地、魅力名城。
这里的“三线”是指三线建设,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党中央做出的一项我国生产力布局转移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的重点在西南、西北,堪称五十年前的西部大开发。
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四百多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跋山涉水,来到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为西部建起了一大批工矿企业、科研院所,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的国防事业。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这样评价:三线建设使西部荒塞地区整整进步了50年。
可以说,没有当初的三线建设,就没有现在西南、西北的工业基础,许多企业经过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如长虹、嘉陵等国企,不仅成为国优品牌,也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龙头企业。
当年,我的父母和千千万万的建设者一起,从都市来到关山深处,开始了“献了青春献子孙”的三线建设,一干就是一辈子。
今天,虽然曾经高大巍峨的厂房、大礼堂已不见踪影,一万多人生活过的老厂已成一片废墟;
虽然三线建设已如昨日黄花,湮没在时代的大潮中,但那段历史,依然让老一辈们心潮澎湃,记忆犹新,成为他们青春无悔的最好明证。
那是艰苦创业的岁月。
在物资匮乏的那个年代,千军万马涌入生产生活条件都不具备的荒山野岭,困难可想而知。
父辈们“三个石头垒口锅”、“哪里艰苦哪安家”,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精神,
住草棚、吃土豆、饮河水,先生产、后生活,白手起家搞建设,创造了工业化发展的奇迹,用自己的青春铸就了信仰的丰碑。
那是艰难无忧的岁月。
那时没有电视电话、没有新衣零食,我记得上小学以后厂子还经常停电,父亲会用做了模具的废蜡做蜡烛照明;
冬天没有新鲜蔬菜,吃的都是秋季存下的“老三样”——土豆白菜大萝卜;
家家户户几乎都是桌子当案板,吃完饭孩子们又用来写作业。
条件虽然艰苦,但人与人之间是纯粹而温暖的,当时们住的是一排排的平房,哪家做了好吃的都要分给左邻右舍一些,
我帮你家看娃,他帮我家买粮,有什么红白喜事更是大人小孩齐上阵,真是比一家人还亲。
那是终身难忘的岁月。
因为生于斯长于斯,就有了一种抹不去的工厂情结。
喜欢听厂房里传出的机器轰鸣声,无论是车铣磨的“呲呲”声,还是冲刨钻的“哐哐”声,都像交响曲一样美妙;
喜欢看钢结构的房梁、管道,即便在“工厂风”的地方吃饭、购物也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喜欢妈妈下班回来身上的那种机油味,以至于闻到汽油就想起妈妈的味道……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三线企业实行了“关、停、并、转”,好多厂都迁出了关山,
华丰厂搬去了天水,03、04厂搬到了燕郊,我生活过的丰收厂则于1991年搬到了平凉市区。
我们第一次住上了干净明亮的楼房,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
再不用冬天生炉子,再也不用大清早排队上厕所;
记得第一次去菜市场买菜,妈妈买了又大又白的菜花,高兴得什么似的,念叨了好几天:“我们在山沟里从来没吃过这么好的菜”。
关山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三线企业的变迁,就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一个缩影。
没有改革开放,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没有改革开放,哪有世人瞩目的“魅力城市”?
没有改革开放,哪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
饮水思源,感怀邓公,天佑中华。
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