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老师发来老子《道德经》里的这么一段,让我们细细体会其中深意。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多年不读古文,开始不明其意,找来资料查阅,意思终于明朗了:
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那么丑是什么也得到界定。都知道什么是善,那么恶是什么也得以确立。
所以,有和无相互生成,难和易互相成就,长和短相形而现,高和下相较而成,音和声互相附和,前和后相互跟随。
所以,圣人以无为治政事,以不言施教化,万物自然兴起而不欲掌控宰制,生养万物却不以为私有,施为、贡献于万物却不恃劳谋私,功成业就却不居,反而功成身隐。正因为他功而不居,所以他的功劳就愈是不被老百姓忘记。
不愧是中国先秦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这段话,犹如口渴时畅饮一碗山泉,沁人心脾。
从这段文字中,我看到,对立事物的是相互成就、相互依存的。美生成了丑、有生成了无、难生成了易、长生成了短、高生成了下、音生成了声、前生成了后;自然界中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必然促使与之相对立的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所以,我们需要热爱美、也要包涵丑,因为当世上没有了丑、美就不复存在;我们要选择易,也不要摒弃难,因为遇不到难事,也就找不到易事。
我看到,对立事物的存在,是同时的。声的和谐齐鸣就形成了音,当声消失、音也荡然无存;当人们确定了左,右就对应着出现;当我们撤掉了后排座位,孤立的前排座位自然就无前的意义。有这样一个问题?是先有妈妈,还是先有女儿呢?答案应该是:同时诞生,当一个女人生下孩子的那一秒,她就成为了妈妈。
我看到,对立事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长遇见“更长”,长就成为短;当高找到“更高”,高就成为低;当音乐没有用对地方,音乐也成了噪音;当了解了可恶之人的可怜往事,他就成为了可怜人;当一个坏人做了善事,他便成为好人。
我看到,对立事物的形成,是自然而然的。当有了正,反自然就出现;当我们圈定了什么是善,圈外的自然就是不善;这是一种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的自然,不需要任何协助,如有干预,反而起不到好的作用。
于是,老子建议统治者“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用行动已经告诉了人民应该怎样做,但不讲善恶是非的知识,不用智巧对付百姓,国家更会昌盛。统治者事物兴起时不掌控,功成业就后不居功,全身隐退,反而,老百姓用户爱戴、不会忘记。
老子高瞻远瞩,胸怀国家;其实,他的思想在家庭教育中,也一样奏效。
布雷恩在《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里说:“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是最好的教育方法”,而不是威胁和惩罚。
李雪在《当我遇见一个人》中也说:“我们能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尊重他自我教育的过程,不打扰”。给孩子的早教,不应该是父母灌输孩子知识、教育孩子行为礼貌,要求孩子孝敬长辈,“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让孩子有更多时间和空间自己探索,父母只要不限制、不打扰,给孩子尊重、共情和爱,好好工作、学习、孝敬老人就好。
相信在这样的教育下,当孩子长大成才,父母不用自夸开明的教育方式和辛苦的付出,孩子自然会感恩这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