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我在观影过程中对《夺冠》这部电影从价值尺度做的表层解读。我看过陈可辛导演的另外两部现实题材的电影,《亲爱的》、《中国合伙人》,我知道陈导是有表达追求的,他总想通过具体的事件、具体的人物来做改革开放、中国崛起的宏大叙事。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想用自己的方式来讲好中国故事。
陈导的方式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以小博大。这种思路,在我看来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办法,讲好每一个个体即每一个中国老百姓的小故事,不就讲好了整个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大故事了吗?
从这个思路出发,我一下就解读清楚了之前困惑的问题:为什么宋世雄老师的解说词被改成只有号码没有人名,甚至当刘敏涛扮演的7号行将辞世,都还没留下真名实姓。一方面,这样有利于叙事,毕竟这是故事片,不是记录片,要允许虚构,允许创作发挥,不能照搬生活现实。另一方面,我认为,陈导在这部电影的表层价值宣讲之下,还有一个深沉的文化结构的设计,这一设计颇具匠心,不仔细品读是体会不到的:
从1978年女排故事开始,到2008北京奥运开幕,电影里的中国女排只有“我们”(WE,所有人组成的一个集体,用汉语拼音去读英文这个单词就像一个方言口音很重的人把“无我”念成“无鹅”那么别扭),没有“你”,没有“我”,这一点,可以很明显地从老教练的台词中找到证据。因此,除了郎平是以真人面目示人的,其他人,队员们都是无名无姓的数字代码,两位教练也无名无姓,一个是老教练,另一个只是陪打教练。
从2008年奥运开幕到郎平改革,中国女排开始唱起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的奥运主题歌《我和你》(YOU AND ME,不仅可以说我们,也可以SAY YOU SAY ME,说你、说我),影片是用郎平和陪打教练的重逢来表达这个主题的,两个曾经的队友要各为其主,在赛场上狭路相逢了,就算如此,彼此都还是尊重对方、尊重自我。
等到电影叙述到郎平重执教鞭时,经过这位游历四方、颇具国际视野的主教练改革之后,中国女排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团体符号,它已经具象为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队员们首先要在丰富的人生中活出一个优秀的人,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我(想想大写的英文字母I)其次才是作为一名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的队员去夺冠,因为排球不是唯一的,所以,才有陈鹿的公开退队去上大学,所以,才有郎平对朱婷说的,你不需要成为我,做好你自己就可以了。
从“我们”到“我和你”再到“我”,一代一代女排人,不仅仅是在为“夺冠”而成功,更是在为“活出自己”而成长。这种“我们”的东方集体文化和“我”的西方个体文化在许多人那里都是对立的,但是,在我看来,在陈可辛导演那里,在郎平指导那里,国际视野并不排斥中国立场,集体主义并不拒绝个人成长。
正因为如此,影片里,还在老女排当替补的郎平私底下就对陪打教练说,我们不可能打一辈子排球,难道你就甘心只当一辈子陪打教练,没想过要当主教练吗?仔细想想,退役后的郎平留学海外、游历四方,最后成为女排神教练,不正是从老女排在漳州的那个简陋的训练馆出发的吗?
不要说陈可辛、郎平没有把集体与个人对立起来,甚至更早的时候,我们都没有这样做。例如,在乔羽老爷子那儿就没有。不然,为什么歌名是《我的祖国》而不是《祖国》呢?乔老爷子曾经在采访中说过,当初为长影厂写电影《上甘岭》歌词的时候,开始怎么也找不到灵感,直到他看见长江才有感而发,写下了第一句“一条大河波浪宽”。长影厂的领导看到后,问他,你这一条大河是不是长江?他说是,领导说,那就直接改成长江嘛。乔老爷子没同意,因为不是每个中国人都去过长江、见过长江,写成“一条大河”可以让每个人想起他自己心中的大河。
我非常赞同乔老爷子的观点,“一条大河”绝对完胜“长江”或者“黄河”。虽然看过许多大河,包括长江黄河,但在我的心目中,一条大河就是我老家的东河。年轻时在河里游泳,我总会想起甚至唱起《我的祖国》这首歌。等到现在,每次听到这首歌,我想起的意象,总是自己那时在东河游泳的情形,因为我的家的确是在这条河边,而岸上又确实有稻花。正是因为在统一中包含着你和我的个体差异,才会让《我的祖国》和《我和我的祖国》这些歌曲唱响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经久不息。
个人理解,改革,不是要否定集体和国家,物极必反,过去太左,完全泯灭个人的需求,现在只是要把过去那种极端做法往回拨一拨;开放,也不是要彻底否定传统文化,而是要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做到国际国内双循环。总的来说,改革开放,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西北风流行时唱的那首歌“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家、我的家”,也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拿来主义”的真实含义。现实生活中,我是坚决提倡身边的学生多学习、多探索,立足家乡,做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建设者;胸怀祖国,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贡献者;放眼世界,做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不可否认,任何时候都有一个东风和西风、集体和个人、纪律和自由的平衡问题,这才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我想,正是为了保持这种平衡,陈导这部电影,最后定名为《夺冠》,原因就在于,整个电影虽然有一个明面上的大主角是“中国女排”,而实际上正如许多网友吐槽所说的,这个电影只有一个女主角叫“郎平”,电影不妨改为《郎平传》。
观影的中间,我也曾觉得这部电影似乎应该更名为《郎平》。看完整个电影之后,仔细一思量,我就不赞同这个观点了。看得出,整部电影,陈导一直很辛苦地在许多方面找平衡。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在“女排”这个集体和“郎平”这个个体之间找平衡,有时不免有自己跟自己掐架的尴尬。然而,仅就公映的这部电影来讲,无论是《中国女排》还是《郎平传》都不合适,还是《夺冠》比较好,因为电影既没有完全彻底地描述抽象的“中国女排”,也没有完全彻底地描述具象的“郎平”,而是以郎平为线索来讲几代女排人的故事。
再往下一想,无论是整个女排还是郎平个人,其实她们都在做同一件事:“夺冠”。无论时代怎么改变,无论动机是什么,无论是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还是巴西人,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成为赢家,成为冠军,都是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价值准则。
话说回来,陈导在电影里也一直在突出“兼容并包”这个主题。电影自有电影的语言,为了突出这个主题,陈导一再让黄渤主演的陪打教练跟郎平对白:“老教练怎么说的?杯子为什么能装水啊?因为杯子是空的啊,对不对?”夺冠、夺冠,一定要有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精神才能夺冠。
如果让我来说,这句话就是这样的:“冠军是什么啊?冠军本来就是个杯嘛,杯子为什么能装水啊?因为杯子是空的啊,对不对?”
杯子这个符号的象征太明显了。第一次在机场喝咖啡多苦啊,第二次就不同了。只要能够放空自己,再苦的咖啡也会习惯;只要初心不变,再远的征程也能拿下。
如果我们的社会也能像一个冠军杯子一样放空多一点,不妨让陈导像好莱坞拍《甘地传》或《洛奇》一样,真真正正拍一部彻彻底底的个人传记片《郎平》,拍得大气一点,壮观一点,气势上更压人一点,那就特别好。如果为了吸引那些喜欢动漫的年轻人,不妨让年轻人像拍《哪吒》一样来部动画片《铁榔头》,搞笑一点,幽默一点,却不失女排姑娘顽强苦练的精神,不失铁榔头敢打敢拼的战斗精神、善于学习的科学精神,那就更好。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莱特,以上是我个人的一孔之见,说出来也不怕贻笑大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