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河南郊县有一铸剑人,名唤渔洋。其剑须一年零八月成,削铁如泥,万金而求不得,只求遇有缘人。何为有缘人。渔洋笑而不答。
一侠士携古画慕名而来,为求一把能配得上侠名的剑。大侠唔渔洋弟子曰,古画何值万金哉,堪配一剑。
渔洋闭门不见,古画出。
只闻锻造声彻夜不绝于耳。送碳者不入其门,止放碳于门前,其弟子自取之。
侠士等候年余,仍不见渔洋面。
是日,深山虎口救一道姑。感其情,道姑曰,听闻欲见渔洋,可取嵩山古人峰松木制碳,必有佳音。
侠士大喜,遂往嵩山取碳。古人峰松木十年乃可制碳,峰险岭寒,无人敢取。侠士舍命相取,碳成,即送渔洋处。
果,渔洋大喜,命弟子邀侠士入内,赠与宝剑一把,确削铁如泥,适手无比。
渔洋曰,吾日夜铸一宝剑数十年,始终不得法。幸得一密要,须嵩山古人峰松木制碳可得。然,数十年不可得碳。今幸得此碳,大功告成,赠一宝剑谢之。侠士岿然受之。
渔洋不解,何以汝知嵩山碳。侠士将那日深山救人情形细细描述一番。
渔洋叹曰,吾是痴人,更有痴人呼。
侠士不解。渔洋道,那道姑必是吾妻。吾痴剑成狂,冷落佳人不自知。其出,求而不回,来人曰死生不复相见。吾立其观前数月,后又曰,除非嵩山剑出。于是乎,吾日夜铸剑,已非痴剑之心,而为痴人之情呼哉。今日,嵩山剑成,乃是大因果成。
侠士自知手中之剑已在嵩山剑之下。
此后,众人不闻铸剑声。才知渔洋早已匿入深山而不可知其踪。
侠士携剑走天涯,仍常叹曰:天下之剑,唯有嵩山剑,可惜不可得。
可谓,世间情最难乎不可得三字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