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分享】读《对分课堂的操作方法》

【读书分享】读《对分课堂的操作方法》

作者: 一念百花开_9b3c | 来源:发表于2022-01-15 21:10 被阅读0次

      今天读了《对分课堂的操作方法》一节。

      一、 本节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讲对分课堂的操作方法。这五个方面是:课前准备、课堂讲授、课后学习、课堂讨论、成绩考核。

      1.课前准备

      课程开始之前,教师有规划。第一部有清晰完整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包括。课程的时间表,学习目标,各次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方式,以及对学生的作业考勤要求和考核方式。

      然后选教材。泛指教师事先准备的一切辅助学生学习的材料。一般是纸质材料,包括视频、音频等材料。或者印刷精美的教科书。教师应该尽力保证在第一节课开始前,每个学生都有教材,人手一份。

      然后细化讲课内容。把教学大纲中的内容进行切割,确定每一次课的教学活动要完成的内容。其中一个基本原则,是不多不少,不轻不重。在数量和难度上对学生能学习内容进行控制,使学生在预定的时间内,能够以合理的投入和负担,完成学习。

    最后需要事先考虑好如何分组。如何让学生调整座位而形成分组。

    2.课堂讲授。

      原则主要是精讲和留白,简称“精讲留白”。对分课堂的精讲,就是要在相对宏观的层面上,告诉学生“学什么”,“为何学”、“如何学”。“学什么”指的是框架、重点、难点。“为何学”是要点出内容的意义与价值。“如何学”是提供方法、技巧与策略,让学生能够更为有效地完成课后学习。

    讲多少,留多少,是根据学情。对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少讲一点,讲到60%。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多讲一点,讲到80%。

    提倡“导读式讲授”。教师一段一段的讲解教材,告诉学生哪些段落有重要信息,哪些段落可以略读,个别难点展开深入细致的讲解。这种方法看起来是照本宣科,其实是教师在做高水平的导读,把教材上不一表述的关系、价值等剖析出来,把个人经验的认识、体会等表达出来,是一种十分新颖的讲授方法。

      3. 课后学习

      课后学习,主要内容是读书复习,独立思考,完成作业。其中的作业是连接讲述与讨论的核心关键。也是对分成功的关键。

      首先,作业的布置。要满足几个特点。相关性、基本性、挑战性、开放性、选择性、个性化和梯度性。作业的结构程度高,表明形式明确,要求具体。保证对既定内容的覆盖。学生的基础能力差的时候,作业的结构化程度要高,以结构为支架,引导学生实现有效的填空式,学习学习。

      对分作业布置的理念是让多数学生在作业中犯错误,错误的数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分寸是具体情况而论。如果学生不犯错误或错误很少,就无法产生足够的问题,在随后的小组讨论中就会无事可做。有疑惑,疑惑太多,都不是理想的状态。小组讨论能够有效解惑的一个原因在于:一个人的错误更容易被别人发现,而不是被自己发现。

    对分作业还包括一个新的部分,称为“亮考帮”。学生在听课读书,完成常规作业后,要总结出学习过程中自己感受最深、受益最大、最欣赏的内容等,称为“梁闪闪”。要把自己弄懂了,但是觉得别人可能存在困惑的地方,用问题的形式表述出来,用来挑战别人,成为“考考你”。你要把自己不懂不会的地方,想要了解的内容用问题的形式表述出来,在讨论时求助于同学,称为“帮帮我”。

      “亮考帮”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业,而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的理念与反思,是随后讨论过程中的素材和关键。学生必须完成“亮考帮”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规定数量。要求学生必须提交1个“亮闪闪”、3个“考考你”,三个“帮帮我”的问题。

      学生带着作业上课,来上课时同组互相检查,确保符合格式。检查完毕后,教师再抽查几个小组。避免随后随后涂改。也就是确保作业是上课前完成的,课后没有修改。如果需要修改或讨论过程中需要增添内容,用其他颜色笔加以区分。结合“亮考帮”,一定要在小组讨论前上交。

      学生对作业及时反馈的需求已经不大。这就将教师评价转化为自我评价。当然,学生更明白做作业不是为了取悦教师,而是帮助自己学习,应该把自己的体会和疑惑记录好,通过小组讨论进行交流,最后在与教师交流。

    4.课堂讨论

        在讨论开始阶段,教师可以用一至二分钟的时间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和作业,随即开始讨论,讨论分为四个环节:小组讨论,教师抽查、自由提问、教师总结。

      小组讨论通常四人一组,时间5到20分钟,即要求学生围绕作业,特别是“练考帮”。针对各自的收获、困惑、疑难,互相切磋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提示大家要与其温和互相关爱,不使个别同学游离于小组,小组之外使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机会。但个别小组有问题时可给予一定的帮助,但不要过多摄入,以免影响对全班状态的监控。学生如果不知道如何讨论,可以知道他们从“练考帮”开始,比如:每个学生先向其他三名组员解释一下自己的“亮闪闪”是什么,为什么自己觉得这个点最精彩。全部讲完后,可以评选出小组的“亮闪闪”,随后与全班交流。第二,学生可以把自己的考虑问题抛出来,请其他学生解答,看他们是否能够解释清楚,也可以把自己的“帮帮我”问题提出来,向其他学生请教。

      小组讨论后,可以插入一组一个跨组讨论,一般可以省略跨组讨论。

      进入全班交流,首先是教师抽查,教师随机抽取三到四个小组,每组再随机抽取一名学生,站起来分享小组刚才讨论的精华。或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面对全班同学。以“我们组”开头,表达小组而不是个人的观点问题。

      能提出问题,可以要求其他组学生回答,一是可以增加生生互动,二是可以督促全班学生认真听讲。如果问题代表性不强,可以不回答,课后为该组单独讲解。因此,发现共性问题,并给予透彻解决是本环节的主要目标。如果不确定是否共性问题,可以让大家举手表态,如果举手人很多即可。即可确认是共性问题,要给予认真对待。抽查时间可以控制控制在五到十分钟。

      最后,教师要用几分钟的时间做简单总结,把学生遗漏的,需要深化的、提升的问题讲一下结束整个过程。

      全班交流的主要特点是,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做出解答,教师让学生互相解答、解疑难,这是第二位的。由教师回答问题,讲解质量有保证,能让全班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受益。如果对这一点把握不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分课堂教学的效果。

      老师的解答不仅是处理共处理共性问题。还要对学生提问题的方式进行指点,让学生慢慢提升表达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快速展示一下。上次作业中部分学生的优秀作业,给大家一个参考。不宜过多,不宜过分表扬,尽量展示普通、后进生作业中局部、闪光点。

      5.成绩考核

      与通常的小组讨论不同,对分课堂、对学生讨论中的表现不打分,不评价,避免学生为了分数去讨论,而是追求学习动机的内在化,小组讨论式、自主式的要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有效利用讨论时间。比如在习题课上,可以让四个人先迅速核对所有题目的答案,从大家觉得最难的题目开始讨论,碰到钉子问题不过于执着,学会放下,再全班交流时再向大家求助。

    二、阅读感悟

      对分课堂是一个把学生大部分主动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避免老师“辛苦”的霸占着整节课,还没有效果。对于传统的讲授模式是一种改革。

      结合学校对学生课余时间,管理的密不透风,孩子们完全没有自由时间,所以按对分可取之处采用当堂对分的形式。

      当然当堂对分的模式针对40分钟课来说,老师讲授的内容只有压缩,不超过5分钟;尽量留更多时间去独立学习,完成作业。一节课至少有三个目标:基础性的,拓展性的,挑战性的。根据学习情况得需25分钟,并在完成常规作业后,要总结出学习过程的“亮考帮”作业。然后讨论时,要用6分钟,总结用4分钟。

      这还只是用于复习课或试卷讲评课还行,假如新授课对作业设置估计是“微作业”了。

      总之“当堂对分”肯定没有“隔堂对分”的学习效果更深入明显,但是对传统一味的讲课来说确实是一场观念转变。一定会比只讲不练强!

      向理想的状态努力:学生在老师讲述后就想学习,且在学习过程中又不觉得特别困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分享】读《对分课堂的操作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rx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