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香港
【中国美术馆】“特展”引万人争相来赏,一日尽览中国近现代艺术大师

【中国美术馆】“特展”引万人争相来赏,一日尽览中国近现代艺术大师

作者: selina猫眼看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7-12-11 08:42 被阅读41次

这是一场20世纪中国书画大家经典作品的空前盛宴,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从晚清的赵之谦、何绍基,到民初海派的任伯年、吴昌硕,再到从传统中开拓出花鸟、山水、人物画的创新思路的齐白石、傅抱石、叶浅予、李可染等,还有探索西化艺术、中西融合创作出各自独特风格的徐悲鸿、林风眠、庞薰琹,以及为“中国水墨画”开拓新风貌的吴作人和进行油画民族化探索的吴冠中等,207件(套)大师的精美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一层的6个展厅内,一一隆重登场!

第四篇:吴作人和吴冠中作品

吴作人

吴作人,师从徐悲鸿先生,是继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界的又一领军人物。早年攻素描、油画,功力深厚;间作国画富于生活情趣,不落传统窠臼。晚年后专攻国画,境界开阔,寓意深远,以凝练准确的形象融会中西艺术。在素描、油画、艺术教育方面都造诣甚深,他在中国画创造方面更是别具一格,自成一家。

1943年,吴作人赴成都、兰州、西宁、敦煌莫高窟等地旅行写生、临摹古代壁画。西北之行思想上艺术的收获,给吴作人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使他的油画产生了一次飞跃,并且开始尝试以中国水墨画方式抒情达意。

吴作人的油画,充分地继承西方油画艺术的造型与色彩体系之特长,使人们能清楚地感觉到其中的中国艺术的气质。

▲《自画像》吴作人1927年

▲《坐思》吴作人1931年

▲《世纪初(萧淑芳像)》吴作人1943年

▲《藏女负水》吴作人1946年

▲《莫高窟285窟-供养女人》吴作人1943年

▲《莫高窟249窟-天井》吴作人1943年

▲《第84号宋窟壁画》吴作人1943年

▲《莫高窟156洞》吴作人1943年

▲《佛子岭水库连拱坝》吴作人1954年

▲《甘孜雪山》吴作人1944年

▲《丁香花与迎春花》吴作人1955年

▲《齐白石肖像》吴作人1954年

吴作人的水墨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却绝对不会被人误会为明清某家的花卉、翎毛、走兽;它们具备古代艺术的特质,却又完全是现代的,融合西方艺术的优点,却又完全是中国的。

吴冠中(当代画家)

吴冠中,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在50-70年代,致力于风景油画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从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其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为巨幅油画《周庄》,2016年在保利香港2016年春拍“中国及亚洲现当代艺术”专场上,以2.36亿港元高价成交。

▲《藏民青年》吴冠中1961年

▲《岳飞的兵》吴冠中2007年

▲《画中人(朱碧琴肖像)》吴冠中1995年

▲《花与花》吴冠中2008年

▲《野草》吴冠中2008年

▲《木槿》吴冠中2007年

▲《欢乐的梦想》吴冠中2007年

▲《笑风流》吴冠中2008年

▲《扎根南国》吴冠中1998年

▲《江岸\嘉陵江边》吴冠中1979年

▲《白皮松》吴冠中1975年

▲《飞渡》吴冠中2008年

▲《建楼曲》吴冠中2000年

▲《武夷山村》吴冠中1977年

▲《拉萨龙王潭》吴冠中1961年

▲《莎士比亚故居》吴冠中1992年

▲《荷塘春秋》吴冠中1996年

▲《红莲》吴冠中1997年

▲《昼夜》吴冠中2008年

▲《秋无限》吴冠中2008年

▲《崂山松石》吴冠中1998年

▲《弃舟》吴冠中1998年

▲《桂林山中》吴冠中1972年

▲《春雪\山村晴雪》吴冠中1964年

▲《春雪》吴冠中1983年

▲《眠》吴冠中

▲《鲁迅故居\绍兴河滨》吴冠中1977年

相关阅读:

【中国美术馆】“特展”引万人争相来赏,一日尽览中国近现代艺术大师作品(1)(任伯年、吴昌硕、陈师曾)

【中国美术馆】“特展”引万人争相来赏,一日尽览中国近现代艺术大师作品(2)(齐白石、傅抱石、叶浅予、李可染)

【中国美术馆】“特展”引万人争相来赏,一日尽览中国近现代艺术大师作品(3)(徐悲鸿、林风眠、庞薰琹)

【中国美术馆】“特展”引万人争相来赏,一日尽览中国近现代艺术大师作品(4)(吴作人、吴冠中)

【中国美术馆】“特展”引万人争相来赏,一日尽览中国近现代艺术大师作品(5)(中国美术馆六层藏宝阁大师作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美术馆】“特展”引万人争相来赏,一日尽览中国近现代艺术大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sp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