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20世纪中国书画大家经典作品的空前盛宴,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从晚清的赵之谦、何绍基,到民初海派的任伯年、吴昌硕,再到从传统中开拓出花鸟、山水、人物画的创新思路的齐白石、傅抱石、叶浅予、李可染等,还有探索西化艺术、中西融合创作出各自独特风格的徐悲鸿、林风眠、庞薰琹,以及为“中国水墨画”开拓新风貌的吴作人和进行油画民族化探索的吴冠中等,207件(套)大师的精美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一层的6个展厅内,一一隆重登场!
第二篇:齐白石、傅抱石、叶浅予、李可染作品
齐白石(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
齐白石,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受陈师曾影响甚大,同时吸取吴昌硕之长,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
齐白石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不过,最享负盛名的还是画“虾”,堪称画坛一绝。
齐白石自称其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
▲篆书《百花齐放》齐白石1953年
▲行书《卖画例》齐白石
▲《公鸡》齐白石1935年
白石老人画过很多以雄鸡为题材的作品,这与他幼时天天喂牛养鸡不无关系。在他的绘画生涯中,30岁以前画鸡就已经很生动了,直到60岁以后又重新研究画雏鸡。70岁以后,感得画法还不够恰当,80岁以后,画雏鸡的技法才算最后成功。
▲《红衣牛背雨丝丝》齐白石1952年
▲《农耕图》齐白石1952年
▲《溪水小桥》齐白石1920年
▲《鳞桥烟柳图》齐白石1924年
▲《江上群帆》齐白石
▲《日出图》齐白石
▲《栗树》齐白石1932年
▲《寿翁》齐白石1894年
▲《采药仙女》齐白石1916年
▲《青蛙》齐白石1951年
▲《鲇鱼》齐白石1930年
▲《虾》齐白石1949年
▲《螃蟹》齐白石1934年
▲《小鱼都来》齐白石1951年
▲《渔翁》齐白石1928年
▲《松鹰》齐白石1940年
▲《藤萝蜜蜂》齐白石1940年
▲《大幅荔枝》齐白石1948年
▲《牵牛葫芦》齐白石1948年
▲《松鼠葡萄》齐白石1935年
▲《灯台三鼠》齐白石1930年
▲《筠篮新笋》齐白石1940年
▲《秋荷》齐白石1953年
▲《贝叶工虫》齐白石1944年
▲《莲蓬蜻蜓》齐白石1920年
▲《折枝牡丹》齐白石1930年
▲《芙蓉小鱼》齐白石1920年
▲《喜鹊》齐白石1941年
▲《芙蓉蜜蜂》齐白石1920年
▲《鸢尾墨蝶》齐白石1920年
▲《残叶蚂蚱》齐白石1920年
▲《葡萄蝗虫》齐白石1920年
▲《油灯飞蛾》齐白石1945年
▲《老来红蝴蝶》齐白石1945年
▲《水稻螳螂》齐白石1945年
▲《莲蓬蜻蜓》齐白石1945年
▲《水草小虫》齐白石1941年
▲《咸蛋小虫》齐白石1941年
▲《孤雁》齐白石1921年
▲《鸣蛙》齐白石
▲《富贵昌》齐白石1956年
傅抱石
傅抱石,早年留学日本,抗战爆发后,在重庆迎来他艺术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曾以新中国第一个美术家代表团团长的身份,赴欧洲写生,为中国的画家开创了新路。之后的数次旅行写生对傅抱石影响深远。他擅画山水,中年创为“抱石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气魄雄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人物画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
▲《待细把江山图画》傅抱石1961年
▲《兰亭图》傅抱石1956年
▲《渊明沽酒图》傅抱石
▲《雪舟上人像》傅抱石1956年
▲《金刚坡下》傅抱石1955年
▲《雪景山水》傅抱石
▲《陶榖赠词》傅抱石1944年
▲《观瀑》傅抱石
▲《金陵山水》傅抱石1947年
叶浅予
叶浅予,从事国画教育,以舞蹈、戏剧人物为主的国画创作,中国漫画和生活速写的奠基人。
20世纪40年代开始,叶浅予由漫画转向中国画。这段时期,正值张大千、常书鸿等人西赴敦煌、使敦煌艺术的风采重新展现之际。浅予先生历来重视中国绘画传统,他也从敦煌绘画宝库中汲取了艺术修养,并集中地表现在他的中国画人物画上。他采用敦煌绘画的重彩方式表现舞蹈人物,形成了他浓郁热情的舞蹈人物画风格。
速写在叶浅予的艺术生涯中同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速写加工,进行中国人物画创作,逐渐形成笔墨爽利、造型夸张富于装饰感的画风。
▲《印度婆罗多舞(婆罗多舞)》叶浅予1962年
▲《中华民族大团结》叶浅予1953年纸本工笔重彩中国画
李可染
李可染,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曾师从林风眠,专攻素描和油画,同时自修国画,拜画家齐白石为师。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拙政园》李可染
▲《江南水乡》李可染1960年
▲《榕树水牛》李可染1962年
▲《暮韵图》李可染
▲《春雨江南》李可染1962年
▲《巫峡帆影》李可染
▲《杏花春雨江南》李可染
▲《绍兴社戏》李可染1956年
▲《山静瀑声喧》李可染1962年
相关阅读:
【中国美术馆】“特展”引万人争相来赏,一日尽览中国近现代艺术大师作品(1)(任伯年、吴昌硕、陈师曾)
【中国美术馆】“特展”引万人争相来赏,一日尽览中国近现代艺术大师作品(2)(齐白石、傅抱石、叶浅予、李可染)
【中国美术馆】“特展”引万人争相来赏,一日尽览中国近现代艺术大师作品(3)(徐悲鸿、林风眠、庞薰琹)
【中国美术馆】“特展”引万人争相来赏,一日尽览中国近现代艺术大师作品(4)(吴作人、吴冠中)
【中国美术馆】“特展”引万人争相来赏,一日尽览中国近现代艺术大师作品(5)(中国美术馆六层藏宝阁大师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