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婴孩儿的啼哭声,孩子终于从母亲的肚子里“卸货”了。襁褓中的婴儿期是最好管理的时期,因为他们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过分时,用哭声制约一下父母,其它情况下,都是父母眼里的蜜糖。
他们用粉嘟嘟的小脸和父母贴近,用圆溜溜的眼睛与父母言语,用笑声回应父母的互动,用笑脸表达对父母的爱意。
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他们开始独立行走,跑啊跳啊,一副野心勃勃要去和风比速度的样子。父母紧紧跟在孩子的身后,害怕他们被风绊倒,担心他们因追不到风而灰心丧气,难免还要遇到孩子问一些奇怪的问题:“为什么风会比我快呢?”
孩子的好奇心有时候让父母摸不着头脑,他们就像十万个为什么一样,频繁在父母面前重复播放。这个时候,父母的回答就如“圣旨”一般,他们不计较对错,只会为了得到一个答案而开心不已,把父母的话绝对听到了脑子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68578/3c5aef6b83592ba0.jpeg)
没有一个孩子会在一夜之间突然变得思想独立,他们总会经历一个过程。从对世界一无所知到懵懵懂懂,孩子经过慢慢地探索,学习和知识的积累,出现了自己的判断。他们开始对父母的话表示怀疑和否定,在极力想要表达自己,与害怕表达错误之间进行挣扎,这个时期的他们,已经从被动的顺从过渡到了主动反驳的阶段。自我意识的萌发,个人判断的标准,都会在孩子成长时期逐步建立起来,此时,他们的思想正在进步着。
父母的话不会再被孩子全盘接受下来,他们会筛选,会判断,会与父母发生冲突和争辩,站在父母的对立面,然后自己做决定。当一切发生时,父母还不知道其中的原由,被孩子突如其来的变化激起了愤怒心,如果双方在这个时期,只考虑自己的情绪而使局面僵持,没有认真去对待问题,矛盾很可能被激化,往更加严重的方向发展。
争辩是孩子走向成熟之路的重要一步,和父母进行争辩的孩子,比较自信和富有创意,还有潜在的领袖气质。他们将争辩当作是阐述自己观点的方式,目的是为了讲明自己的道理,所以,父母无须为了所谓的“权威”感而和孩子抗衡。面对长大的孩子,父母要拿出怎样有效适宜的沟通方式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68578/d8c11ebcda72437c.jpg)
一.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
当父母发现孩子与平日里的不同时,首先应该稳定好自己的情绪,在疑惑不解的问题面前要学会低头。低头不是让父母服从孩子,而是与孩子站在同一个角度,先去观察问题本身,了解孩子判断的前因后果。
当我们知道了孩子的想法,不难发现,他们有自己的道理,尽管他们的想法还不成熟,判断会欠考虑,但是,这也说明了他们已经不再是只会对别人的话点头说“是”的人了,孩子又长大了。所以,深入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与他们保持良好沟通的前提。
二.父母摆好自己的心态
当孩子思想独立,拥有自己判断人事标准的时候,他们很渴望通过各种形式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孩子眼里,这是他们认为长大的表现,他们需要环境锻炼和提高这样的能力。中国的父母,对传统的观念有着根深蒂固的执念,父母就应该高出孩子一截,孩子必须对父母顺从才是所谓孝顺的孩子。
中国的孝道,让很多父母都忽略了人最本质的东西——独立的个体,无论自己在什么辈分上,身份只是附加的角色,首先得把自己当“人”看待,是人就一定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判断的标准,一切强加在孩子身上,没有被他们真心认同的道理都是空谈,就算表面接受,也是敷衍的态度。当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父母对孩子不断打压,用身份制约他们的行为,很有可能会熄灭一个主动积极的能量火种,再让它们点燃,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所以,父母应该摆好心态,在自己的位置上做更为恰当的决定。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68578/d9580d374cde38d3.png)
三.创造环境,寻找话题
成年人在面对指责时,也容易接受比较委婉的方式,孩子虽然未成年,但也是人,而且开始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希望在与父母发生争论的时候,父母可以从侧面讲述道理,而不是当头棒喝的给予严厉的批评。
为了和孩子拉近亲子关系,父母可以多召开一些家庭会议,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大小事务的讨论中,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和重要性。这种方式的建立,不仅拉近了彼此的亲子关系,还能轻松找到共同话题并展开讨论,增强彼此的信任度。
四.鼓励和夸奖,要落实到具体事情
孩子表现突出,一定要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在以后的表现中可以更胜一筹。但是很多父母夸奖孩子过于空洞,一句“不错”“真棒”就打发了他们。对于小朋友而言,或许还能起到点儿作用,对于思想开始独立的孩子而言,这些就是敷衍。如果夸奖的目的是打发,这种夸奖毫无意义,只能把父母对孩子的敷衍表现得更加彻底。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68578/205b2edc7aa96b81.jpg)
一个没有被真正了解到情感需求的孩子,敷衍的态度就是不尊重他们的表现。所以,父母夸奖孩子应该具体化。先了解孩子做的事情,哪个具体行为可以被父母表扬,比如某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或是某一个好品格的展现,都可以成为表扬的对象,具体到某一个行为上才能强化孩子对正确事情的认知和判断。
孩子虽然不是成年人,但他们终会成为成年人,只要是人,就会经历成长的过程。注重孩子每个生长阶段的变化是父母的责任,培养一个好性格的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只有好的方法才能促成好的结果,一个温暖的家庭,一个有爱的氛围,即便成长的路并不顺利,但有爱托底的日子,孩子的成长也会健康与甜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