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砂壶知识:
1、紫砂壶属于陶器
2、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陶器密度低,透气性好,烧制温度800度左右,且不上釉
瓷器密度高,密闭性好,烧制温度1200度以上,上釉
3、紫砂壶的壶形有哪些:
西施壶、井栏壶、美人肩、仿古壶、茄段壶、德钟壶、筋纹壶、供春壶、梨形壶、石瓢壶、八方壶等
紫砂壶命名的依据:主要是根据自然界各种生物形态来命名的
紫砂壶壶形主要是根据材质、颜色、形状不同来划分的。
4、紫砂壶的泥料有哪些:
紫泥、锻泥、朱泥、红泥等
锻泥一般颜色较浅,带黄,适合轻发酵茶,如青茶
泥料不同,泡的茶也不一样,后期显现的颜色也不一样,壶要会养
5、紫砂壶以江苏宜兴出产的为最好,茶水在紫砂壶中即使过夜也不腐败。紫砂壶长期使用,在壶的内壁会结附一块块海绵状物质,俗称”茶山“。有了茶山,即使倒入白开水,倒出的也有茶水的色香味。
6、清代杨彭年制陈曼生题铭曼生壶,现藏于苏州博物馆
二、紫砂壶的历史:
1、20世纪初期,紫砂壶逐渐成为了国际茶艺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许多爱好者开始认识的欣赏中国的传统茶艺文化,其中紫砂壶成为了代表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2、天目湖的“天下第一壶,截止2023年1月,是世界最大的紫砂提梁壶。
3、紫砂壶起源于明代,兴于清朝,衰于民国,兴盛于现代
4、历史名家:
明朝:供春、时大彬
清朝:阿鸣远、邵大亨、陈曼生
当代:顾景舟、王寅春、蒋蓉
三、紫砂壶分类:根据形状、大小、材质、壶盖和壶把等方面分类
1、形状:圆形、方形、扁圆形、八角形、葫芦形等
2、大小:大壶、中壶、小壶、迷你壶等
3、材质:红泥壶、绿泥壶、灰泥壶、紫泥壶、白泥壶等,其中紫泥壶最为珍贵
4、壶盖:官字盖、扁顶盖、球顶盖、长顶盖等
5、壶把:直把、弯把、环把、耳把等
此外,紫砂壶还可以按照不同的功能和用途进行分类,如茶壶、茶海、茶船、茶匙、茶杯等,每种类型的紫砂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四、紫砂壶的种类:光货、花货、方货、筋嚢
五、紫砂壶的选择:
1、不选名家,先选泥料:主选红泥、锻泥、紫泥三种,不选绿、蓝等色
2、选壶形
(1)比例是否合适,看眼缘,要自己喜欢,看着不别扭。比例主要是看把手、壶嘴等比例是否合适,是否顺眼
(2)看细节,如盖子圆不圆,边线厚薄是否一致,壶盖与壶身是否严实,密闭是否好
密闭性测试:装水,压气孔,能否出汤,不出汤,密闭性好。还有是水柱是滞匀称
(3)手感好不好,自己喜欢不喜欢
(4)根据自己喜欢喝的茶,来选择壶形,如红茶,需要选盖大的,易快出汤的,青茶要选聚香的,如梨形壶等
(5)壶的大小,根据平时几人喝来选择
六、紫砂壶的安全使用:
1、不要用盖子敲壶身
2、翻看壶时,要先把盖子取下
3,不要随意拿别人的壶
七、紫砂壶的日常养护:
1、每次泡完茶,清洗干净后,有开水冲淋,如果冲淋后,还有茶渍,可用润的茶巾,在细节处轻轻擦拭
2、养壶,可一泡茶养几个壶:一个主泡,一个当公道杯
3、不能用洗洁精、茶力洁等化学药品洗壶
4、洗好的壶,要正向摆放。壶干后才能盖上盖子。
5、冬天用壶,也易炸裂,故泡茶时,先用温水润一下,再用开水冲淋(朱泥尤其是注意)
6、浅色茶汤养浅色壶,否则容易把壶养花。养壶就是要把壶养干净。
八、紫砂壶开壶:新壶均为无光泽
1、用清水把新壶清洗干净,新壶正常情况下都有泥沙
2、用干净的锅加入清水,揭盖煮新壶,去火气,然后捞出晾干
3、定味:选择自己喜欢的茶,用茶汤煮新壶,茶汤要多,没过茶壶,然后捞出晾干
4、以泡代养:一边泡茶一边养壶
九:冲泡实例:青茶
1、用具:选择较能聚香的壶,如秦权壶,梨形壶等。杯子选用闻品杯
2、温杯烫盏:里外都要用开水冲淋,倒出的水清洗公道杯,再倒入闻到品杯
3、第一泡开香:揭盖投茶,高冲低啄(高冲水低斟茶),快速出汤,茶汤温杯淋壶(开香要快,出汤要快,茶汤要滴干净)
4、第二泡:高冲、春风拂面、壶外追温、出汤
5、茶汤入闻香杯:观音出海、点水留香。品茗杯倒扣闻得杯上,翻、揭、提,然后闻香、品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