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正能量想法
语文改革太急?考试倒逼读书?千万别再误读了,否则不知会坑害几代人

语文改革太急?考试倒逼读书?千万别再误读了,否则不知会坑害几代人

作者: 理式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19-03-08 19:52 被阅读4次

    导读:任何事物的影响,其实都是从自身的认知开始的。我们对待教育积极正向的态度,就是孩子们未来的希望所在,消极的态度是教育最大的敌人。——东远

    我们今天经历的各种改革,细细分析其实都是时代变化的标志。时代的浪潮我们无法抵挡,难免有时会感到措手不及,经常对一件事物的新鲜感还没完全褪去,就已经过时了。唯有学会应万变,方能走上新高度。但最可怕的是总有一些不良思潮充斥其中,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必将代代相传,成为困扰我们的巨大问题。

    比如最近,朋友圈里疯传“语文新改革,让人冒冷汗”,说是改革后阅读的比重提升,让孩子太不幸太可怜,让考试倒逼读书,几个专家学者坐一起就能决定他们的命运。诚然,面对突如其来的改革,发出些客观的声音是没错的,还可能会带来指导性意义。但朋友圈里的这些声音明显不是这样的立意,而是试图抓住大家的敏感点,断章取义,把语文改革乃至教育整体说的一文不值。

    有人发这种声音本也不奇怪,可凭心而论,如果我们大家都对此点头称是,教育观崩坏到这种程度的话,直接影响的就是孩子,影响孩子的未来、家庭的未来、民族的未来。教育是每个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是国家百年大计之本,是需要国家、学校、教师、家庭及学生自身多方联动的大工程,任何环节出现了问题,都有可能遭遇重挫。特别是教育的行使者——教师,孩子的终身学校——家庭,如果在学习上传递给了孩子错误的认知,那么......

    01

    关于生活,关于成长,我特别相信一句话:任何外界的限制,其实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这句话用在这里还可以这样说,任何事物的影响,其实都是从自身的认知开始的。

    因为,认知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三个同样都在砌墙的人后来截然不同的生活,能充分说明你用什么样的角度看事物,就会从什么样的角度出发去行动,带来的结果自然不一样。学习尤其如此,就说这次语文改革,提高了阅读的比重,有着极其深刻的逻辑和道理,况且根本就不是几个专家学者一拍脑门就定了的,这次新教改前后酝酿了整整四年之久,而且征集了大量一线教师的意见,经过了十几轮的讨论才最终确定下来的。

    阅读的意义是什么?只是为了语文的学习考试吗?非也!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们都是读过书的人,任何科目的考试都是要读懂题,审好题,这是前提,阅读能力差的人就很容易吃亏。现如今的中国人才济济,大学生遍地跑,变幻莫测的时代以及残酷的竞争,都在告诉我们必须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即是立身处世的资本,也是夯实下一代能接受更好教育的基础。等到你进入社会,别人都在说的东西你完全不知道的时候,就该真正体验到没有知识是怎样的烦恼。不读书,你哪来的底气?不读书,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秀的文化怎得以薪火相传?

    如果你认为,阅读只是为了考试,是考试倒闭孩子读书,只能说是你自身认知严重跑偏,对学习也一定不会有端正的态度,只为了考试。再好的制度,再好的改革,也起不到任何好的作用。我们一边想让孩子出类拔萃,一边又想着自己和孩子轻松没有负担,还有比这更自相矛盾的逻辑吗?轻轻松松就能成功?可能吗?

    02

    阅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时期的阅读,从中的收获也不相同。站在成人阅读的角度上去理解孩子的阅读,是严重错误的认知。对于孩子,大多是泛读,极少篇选择性精读。小时候的泛读奠定未来精读的基础,有了大体的理解,随着思考力慢慢变强,再阅读起来就会有更深入的理解。这次改革是从幼升小到高考的历史性变革,渗透在每一个阶段,所以孩子的阅读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从小抓起,利用好每个时段,孩子会收获大量知识的享受,考试也能应对自如。

    很多的道理通过不同的书籍、不同的故事内容来说明,但道理基本一样。比如读过农夫与蛇的故事,之后就很容易理解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阅读,伴随着认字、思考、总结和逻辑分析,这几样能力哪个不是学习必备能力?哪个不是立身处世基本能力?

    在孩子的成长关键期,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关系的不仅仅是十几年的读书生涯,更关系未来一生。家庭引导孩子产生正面的认知、掌握正确的方法是前提中的前提。如果不情愿地将其视为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只为应付考试,这怎么行呢?

    03

    有人说,用考试倒逼孩子读书不合理,一味给孩子“下猛药”,无形中增加了压力,这是多么过于偏激的说法!而且完全站不住脚。

    说这话的人,是处于对阅读认知的一种误区,认为阅读就是背下来,都是只有一种答案,让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样的理解,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力。然而,阅读是让我们知道文中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获得怎样的进步和成长,怎么能和背下来划等号呢?从小培养好方法,学起来自然会相对轻松,养成动脑子的好习惯,对做任何事都必不可少。

    通过在考试中增加阅读内容考核,让孩子提高阅读量,这有什么问题呢?学习既要激发兴趣,更要严格要求和敦促。贪玩是孩子的天性,阅读量增多又经常容易感到枯燥,而且还要占据一定的时间,如果不通过一些强制性的方法作为要求,再天资聪颖的孩子也会泯然众人矣,而且基本上没有家庭能把阅读作为孩子主要的事来对待。因此必须先入为主,从考试出发,让阅读渗透到孩子的生活中,直到真正形成习惯。

    04

    有这么句话说道,一千个人眼里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以说同一片叶子在一千个人眼中不会出现同样的形状。可是对这次语文改革,很多人却说因为标准答案扼杀了孩子的思考力,这就是犯了基本的常识性错误,根本就没有搞清楚事情的因果关系,也没有搞清楚标准无法改变每个人不同的思想内涵。

    万事万物皆有法则,可我们的世界因为每个人的不同而如此丰富多彩。教育有统一的体系,但不同地区却有不同的落地方案;教学有标准的大纲,但不同地方不同学校则根据学情灵活实施;考试有标准的答案,但不同学生却有不同的思考,收获各不相同。标准是标准,个人是个人,两码事;答案是答案,思考力是思考力,两码事。

    正因为每个孩子各有其个性,因此才要制定严格的标准体系,才能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有限的学习中收获成长,在此基础上才能谈个性发展、因材施教,正所谓建立在规则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从考试的角度而言,应试教育体制下若没有标准答案为依托,如何来评判分数?考试有标准答案,我们就该引导孩子除考试之外还要有更多的思考,学会举一反三,才能拥有更多的收获。换句话说,标准答案也是孩子思考力培养的起点,在明白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产生更多的延伸思考,重要的是大人及时引导,即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好机会,又和孩子一起成长。说标准答案扼杀孩子的思考力,是哪门子道理呢?

    我们对待教育积极正向的态度,就是孩子们未来的希望所在。消极的态度是教育最大的敌人,对家庭而言,对家长而言,对子女的教育也是自己的二次成长,你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态度,如果只把学习当负担,以少做多得为追求,就等于折断了孩子飞向更好未来的翅膀。就算是现行教育制度有不足之处,也要客观理性看待,而绝不应该在不经思考、没有依据的情况下断章取义,产生误导。在人人都受过教育的时代,这是千不该万不该出现的场景。我们也更要多些思考,不要为这种非理性的误读站台和鼓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文改革太急?考试倒逼读书?千万别再误读了,否则不知会坑害几代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yd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