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管理学家列文提出过一条定理:“没有能力去筹划,只有时间去后悔。”其释义则为:那些犹豫着迟迟不能作出计划的人,通常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把握。
职场有时也如战场,在大环境的影响下瞬息万变,要想打一场胜仗获得永久的地位,唯有让自己的能力突出,高于旁人并让旁人服气。人人都追求上进,然而却很少有人掌握在上进中需要注意的效能方法。
为什么每个公司的上司都会让员工定期提交各种计划?
计划一方面见证了我们做事情的态度,另一方面能从中看清我们自身对工作条理性的把握,基于这两个部分,能充分让我们对工作有更好的掌控感。如此以来,上司也会知晓公司的整体运作情况,以及全员的工作进度,这对于上司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前进战略。
由此可见,职场中的任何工作计划,都不容小觑。从一个员工的工作计划,能看得出此人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做出计划并能行动的员工,通常都会被公司列为重点培养对象。
但总有一些人,对待计划总是不以为然,草草了事。直到有一天突然下岗,也并不清楚自己在工作中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小李在一家销售公司工作了快半年,当别人的业绩都蹭蹭上涨之时,唯有他原地踏步。当初刚进公司,所有新人都接受过系统培训,小李也不例外。按理说,大家进度有差别是正常现象。通常从0-1被视为可理解范围,一步之遥并不能证明什么,可小李与其他同事业绩的差别却是0-5,这样以来,问题显然不是外界原因,而是小李本身。他自己也很苦恼,并不知问题出在哪里。
有一天中午,其他同事都出去吃饭,只有小李自己在公司。恰好这时一位客户来公司咨询产品报价,小李见有客户,随之起身接待。他先是请客户坐下,然后给客户倒水,当客户开始咨询一些产品详情时,小李竟不知该如何是好。于是他慌乱跑去自己座位从一堆文件中翻出产品目录,找了一番没找到客户要的产品,又赶快打开了电脑,从共享文档中翻着所有的产品记录……
过了好一会儿,同事们都陆陆续续回来,小李还是没有翻出客户要的产品资料。
最后,另外一位同事不到三分钟就找出了产品详情,并开始和客户对接业务。原本送上门的业绩眼睁睁被小李“送给“了其他同事,可见这个失误和他本身的做事方式有很大关系。一直以来,小李都是以这种状态去面对工作,业绩没有突破显得于情于理,原因完全在于工作没有计划,没有按照应有的程序来做事。
日常工作中,有条不紊的做事习惯会为我们的能力加分。为了避免做事徒劳无获,应该养成一种计划规律,常言道:万物有理,四时有序。
“序”不仅仅是顺序、次序、程序的意思,还有让所有事情发展的过程和步骤,有客观规律的体现。
如果将这种规律贯穿到实际的工作中,也就意味着我们做事必须讲究程序。
有人认为程序只是一种形式,并不重要;有人认为程序过于繁琐,可有可无;还有人认为程序太过于专业化,不适用于日常工作。因为在现实的生活中,程序这个词被忽略也十分常见,更是有很多人常常违反程序,不按常理出牌。
以客观角度来看,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通过时间和空间展开的。工作的变化,以空间角度来看,又可以分为不同细化的工作组成部分;以时间角度来看,每个细化环节都会占据部分时间,而且会有次序的发展。
例如:
小李接待客户,首先请客户坐下,其次和客户交谈,了解需求。然后,根据自己日常所整理的产品资料找到符合客户的需求产品,将其打印或者其他方式呈现给客户,顺便和客户一一介绍产品详情。最后,通过客户的实际情况促成交易。
在接待客户整个环节当中,需要提前准备接待计划。在业务成交之后,需要做后续的工作完善计划。整个工作都会有相对应的操作程序,如果按照这种程序来做,其实就是在遵循做事情的一种规律。
要想在工作中取胜,一定要掌握好方法和效率。不拖泥带水,让时间产生价值,井然有序的列出计划,按照计划程序有条不紊的循序渐进。
“细节决定成败”。想得多不如做得多,做得多不如做得对,做得对就要学会运用合适的方式。你做事的习惯与态度,一言一行都代表你的能力。
要想对自己的能力更有把握,不妨先列出一个清晰可见的工作计划,从按照程序做事开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