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成长一点每天写1000字忘忧社
《世界文化地理》4——东欧、亚非拉城市

《世界文化地理》4——东欧、亚非拉城市

作者: 乌卓 | 来源:发表于2019-03-28 21:56 被阅读32次

一、东欧城市形态

从中世纪到社会主义,有统一规划、分散布局的特点。同时还有强调意识形态,建设新的意识形态标致性建筑:伟人塑像、纪念碑等。

东欧的城市思想,市针对西欧的工业城市以经济利益为核心,导致环境污染、居民生活条件恶化,不适宜人居住。在这个基础上,有人提出了园林城市的概念,旨在改善人居环境,不再让经济作为城市的核心,这就有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这种思想多在资本家中出现,也有许多资本家着手实行。但是都以失败告终。

霍华德提出了花园城市的规划,主要包括:城乡结合、交通便利、土地共有(避免房地产倒卖)、规划控制,面积6000英亩,人口规模不超过3.2万等。

这个区域规划有点类似中国《禹贡》甸侯绥要荒思想。(五服:叙述在国力所及范围,以京都为中心,由近及远,分为甸、侯、绥、要、荒五服。)

早起的城市二元化是阶级的二元化, 殖民下的二元性 是文化的二元化。

二、北非

摩洛哥城分两个部分  老城是传统城市形态,在他的旁边有法国人建造了殖民主义的巴洛克新城。这是一种文化的对立,欧洲文化对殖民地传统文化的另一种形式的殖民。

     ——形态上有点像红色警戒里 资本主义盟军的基地旁边再建造一个苏联社会主义的基地、电厂、矿场。

三、南亚

印度首都新德里,之所以叫新德里,因为旁边就是老德里。

老德里是传统的杂乱的城市,新德里是殖民者建造的巴洛克格子式的城市——殖民主义者精心规划的城市。

规划,是实现意识形态的工具。

四、拉丁美洲

墨西哥没有二元,只有一元,因为原来的城市被消灭掉了。

西班牙人殖民时期太早,欧洲的巴洛克还没有出现,所以带去的是中世纪的城市。

原来的阿兹特克城市早已在地下,被覆盖掉了——西班牙人比法国人狠一点。

拉丁美洲城市化程度非常高,但城市人口大多数市赤贫人口,所以经济水平不高。

五、东南亚

人群有等级划分。城市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出现各种区域隔离。中国人有自己的区域,有自己的CBD,西班牙、葡萄牙人也有自己得区域,马来人也有自己的区域,各自为政。

六、中国

我们中国城市有自己的特点,也有世界发展的烙印。

1、东部沿海城市

上海是殖民主义城市,看不到二元。但是它的巴洛克因素也不太明显,因为各国租借区域没有统一规划,不好打格子。

明显的是大连(先俄国再日本)、青岛(德国),有单一殖民者才有统一规划。

2、内地城市

北京

殖民时期:八国联军进来之后设置使馆,带来了工业化城市特点。在城市中间建了火车站(北京西站),为了服务使馆。火车站进来后,瓮城、城墙被改造,封闭被打开了。

城市就像一本教科书。

计划经济时期:学习东欧规划,在周边开始搞工业,分散集团式布局,如此城墙就变成了环城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摊大饼式发展,从四环到五环到六环,原来的卫星城市被包在里面。 有同心环,有楔形,在规划的城市中间又出现大型广场。

新的市场经济时期:唯技术至上,在中轴线旁边建造了国家大剧院。

学习城市发展,就是要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我们自己的城市,把我们的城市建造的更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界文化地理》4——东欧、亚非拉城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bf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