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倡导创设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在问题解决中去使用英语做事情。我一直想不通的是新版的仁爱教材为什么去掉了以前的三个外国孩子 Jane, Maria和Michael,而让一群中国孩子,在中国的校园里说着英语,聊着各种各样的话题。在我看来,这样的设计一点也不真实。还不如以前的老教材的情境,更显得真实。
今天在仁爱教材培训群里,也有一位老师提出了相同的困惑:
尊敬的邱教授,向您请教一个问题:仁爱版新教材里面的对话,都是两个中国孩子见面就说英语,这英语交际的必要性和情境的自然性,相比于仁爱版旧教材和其他版本的初中英语教材,怎么理解呢?(很多学校的老师都在探问这个问题。)
教材主编邱耀德教授给出的回复是:我们学习教材都是在模拟生活中的各个场景,是一种语言实践活动,到了真实情景就很容易迁移。不必担心。中国学生在学校里说英语就跟美国学生里说汉语是一样的,都是在练习,无可非议。就像在美国的课堂里说汉语是一样的道理。
也有老师说:可以告诉学生们,这告诉我们不一定要遇到外国人才讲英语,随时随地都可以和同学练习讲英语,学以致用。语言学习就是为了应用,对英语学科来说,提倡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表达,实现学用结合的目标。教材上的对话只是为学生提供了参考范例。
但我本人并不认可这样的回复。我一直想不开的是:教材提供的场景是中国孩子在中国校园。既然能用汉语解决的问题,为啥还要说英语?能够用简单的大家都懂的汉语都能搞懂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搞得这么复杂呢。如果是模拟练习,也应该提供一定的真实场景。还在邱教授还是非常耐心地解答了我的困惑。我似乎也相同了这个逻辑,如同家里人聊天,我可以河南话,也可以普通话,说英语,说日语都只是一种选择而已。这麽一想,对新教材那种别扭的感觉终于释怀了。
我以前这麽问的时候,有老师告诉我这麽编教材,是要突出我们的文化自信。我对这一点深为怀疑。邱教授也否认了这个说法。他虽然肯定了我的想法,但是把教材这种编写解释为“假设各种环境练习英语”,我觉得这个解释似乎偷换了概念,我要追问的是假设的真实性,并没有否定假设。教材中的内容都是假设,重要的是这种假设会不会在生活中真实地发生?不过与邱主编的对话,还是让我多少改变了一下自己的观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