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齐帆齐微课
齐帆齐微课35 我在都市里突围(二)

齐帆齐微课35 我在都市里突围(二)

作者: 徐玲丽 | 来源:发表于2020-10-03 22:32 被阅读0次

想起曾经看过的热播剧《裸婚》,要说刘益阳和童佳倩的裸婚其实不一定彻底呀,看他们的电脑、手机,再看他们的羽绒服哪一样不是几千上万的,再看看我们裸的多寒酸呀,结婚时没有婚戒,就拿彩笔在无名指上画一个带钻的戒指,谁知道婚礼现场敬酒时还蹭在白婚纱上,楞是没把婚礼坚持完……笑话,现在谈就是笑话,可那时就是这样办的。

结婚时除了一张一米五的大床,就是三门衣柜属于大家当了,租住在五六十平的老房子里,甚至装修时就是几个老乡战友帮着刷一下墙,后来那墙还掉皮,结婚没多久老公探亲假到期就返回部队,依然还是一人单过,想想那时也没觉清苦,只是一门心思的不能拖后腿,要有着做军嫂的样子吧,且行且珍惜!

2003年,经人介绍初次见面后感觉良好,于是有了以后的见面···········这期间兵哥哥开始了打恋爱报告和结婚报告。至此所有的了解就源于组织的调查我们拿证啦!

2004年,在亲人祝福中和来自部队领导的证婚举办了结婚仪式,而后开始了平淡又平淡的婚后生活,没多久兵哥探亲假满归队了,留我一人单过,倒也自在。只是2月29 号四年一次的结婚纪念日被朋友说成当兵的真节约,抠门这么重要的日子也四年一次·······我无语。

2005年终于买了第一件家电---冰箱,结束了剩饭菜只能放窗口的时代,而后陆续买了空调,等急用家电

2006年,在不知情中怀孕了,日子越发紧吧,为迎接孩子到来,还是添置洗衣机、微波炉等坐月子要用的东西,可见那时我们仍未脱离计划经济,是年底兵哥转业,终得团圆。

2007年女儿出生也给一穷二白的家庭带来福音,老公的单位得以落实,我们的好日子得以云开见日!日渐好转,我开始相夫教子的主妇生活。

2008 年我们开始关注楼盘,并开始到处看房,最后被交通和房价吓到,要么转几趟车才到市区,要么房价太高,只能望房兴叹。

2009年开始了以女儿长见识为借口的四处旅游,说是让孩子长见识,实际为自己做够了家庭主妇找一个旅游的借口,于是上山下乡,跋山涉水,带着孩子满处乱转虽然还在蜗居,毕竟走出去了。

2010孩子亲子课业结束在为孩子的入园求爹告奶奶。是年底我们看好了房子,虽然房价还在飙升。

2011年我们在环建租房紧张的声势中乔迁新居,终于有了自己名下的一套房,为孩子上学方便又买了第一辆小车,接下来我们过渡到了有车有房一族,

2012关于玛雅预言,心有余悸,整理手稿,出专辑,想着留下些历史资料

……


送女儿入园听到她很热情地向新同学介绍我说:“这是我美女妈妈!”很是让人唏嘘感慨,不管是否愿意留住青春,前进的脚步就是这么干净利索整齐划一。

望着天真的女儿不敢说自己很年轻,面对90后的异军突起更是有种莫须有的压力阵阵。

曾经,我们是学大寨结束时喊着口号“一家只生一个好,女儿也是传后人”计划生育时期第一批独生子女,爷爷奶奶的心头肉,爸爸妈妈的掌中宝,没有兄弟姐妹我们是那么独占欲、自我。

面对父母渐白的双鬓,身体零件开始老化,我们已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已成脊梁,也要肩负起上养老、下育小的历史使命。

我们曾经吸溜着两分钱一支的水冰棒{现在叫棒冰}围着拖拉机很开心的转呀,曾经用着六分钱一支的铅笔,羞涩得向同桌借半块橡皮,我们也曾经留着郭富城式的发型,翻唱着涛声依旧在校园招摇过市,使得门卫老头天天对我们瞪眼说现在的小孩太前卫,少年不识愁滋味呀!

少小离家异地求学常常希望更多的人关心、爱护我们,而今我们却会主动走向献血车或去敬老院,因为知道了有很多的人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在汶川救援的队伍里忽然发现了我们曾经熟悉的身影……

也曾将少男少女的心事装进满满的信袋来收获志同道合的笔友或是文友,从没想过现在的网友见面一说。可是突然有一天发现离开网络该怎么过,手机越来越普及,哪天手机没响会显得六神无主。

也不再为QQ是否闪个不停,有几颗太阳而津津乐道,退出了多个群在朋友圈里也一直潜着水,只是偶尔浮出水面换口气顺便冒几个泡泡······

早已没有了为CS半条命而废寝忘食的劲头,现在更多的是和孩子一块堆积木,做手工而或手捧一本书静坐床头安静地看着,哪怕是坐在马桶上看参考消息也很享受······

这就是奔四途中——80后,我们也曾经迷茫;曾经惶恐;曾经失败;曾经被社会误读垮掉了。

然而一夜之间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紧急救援大军行列看见我们不知疲惫的身影,在舟曲抗洪第一线有我们在泥泞中前行的脚步,人们突然发现曾经忧虑的80后长大成熟啦----从前在人们眼中打着电玩感知世界,穿着牛仔,留着长发装精的一代人,如今已变成孝顺父母懂事的孩子,值得依靠的好伴侣,爱怜子女的现代父母!

  三十而立,让人热血迸发,已过而立更睿智的看待生活,有过几次沸沸扬扬的恋爱,虽然相信爱情存在,但也不再渴望那份浪漫和刺激,而是奢望一段幸福而美满的婚姻,虽然固执的认为媒妁之言是上辈对下辈强加的一副精神枷锁,现在才发现相亲是80后婚姻的主流方式,只是多啦些媒体。

渐渐发现身边的同学死党越来越少,不再有狂欢半夜无人问津的时候;不再有把异性当哥们的友谊,他们终于或即将成为别人的一半;虽然信誓旦旦向对方承诺,其实内心惶恐不安,因为薪水总也赶不上房价攀升的速度。

扑天盖地的美容广告已激不起我们的欲望,人总会变老,于是乎坦然面对皮肤松弛和鱼尾纹,因为坚信投资健康和脑袋比投资口袋更重要;也曾为孩子的教育方式和上辈发生过冲突,如今还是如法炮制不折不扣用经验主义来对付自己的孩子,只是又被上辈说是教条主义。

我们从未放弃努力顶着各自不同的压力慢慢将变为动力,肩上扛着责任的担子走在人生的旅途中······

80后的我们曾是听着同桌的你、唱着童年、撅着屁股打着弹珠,喊着下海,宁南下不北上读完中学了,霍然回首处已过而立很感伤,忽然就有啦压力,从田间地头走向宣泄的都市可能于我而言是一笔财富和阅历。

字数2295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齐帆齐微课35 我在都市里突围(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cg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