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脑

🖐️大脑

作者: 张畅真 | 来源:发表于2019-01-16 19:07 被阅读0次
🖐️大脑

你是否发现:

当孩子越来越大,情绪一来生气的时候,不再只是哭,而是开始动手破坏东西。

有些孩子发火时,全身上下会有一股冲动,而且这时的冲动还会特别激烈。这一股力量,有可能在过程中摧毁一切。

身为成年人的我们在孩子发脾气时,如果以暴力手段压制他们,会使得家人之间变成用情绪爆发的方式来沟通。

🖐️大脑

人为什么会忍不住发火?

情绪上来的时候就只能任其泛滥?

我们身上是不是真的有个情绪启动的开关?

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让我们管理、调节自己和孩子的情绪呢?

🖐️大脑

要解决以上问题,

我们可以先从了解大脑开始

《由内而外的教养》的作者-情商之父丹尼尔·西格尔是一位教育家、心理学家,更是一位脑科学专家。《全脑教养法》是他提出来的,同时也对我们处于情绪状态的大脑做过扫描测试。

大脑的组织和工作原理是比较复杂的,于是丹尼尔就通过非常形象的手掌来解释大脑调控情绪的功能。

🖐️大脑

当我们打开手掌,在手腕的这个部分,相当于大脑的脑干。

 

🖐️大脑

脑干的作用是什么呢?

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生理功能。

🖐️大脑

再将大拇指折到掌心,折在掌心中的大拇指,就是中脑,我们俗称为动物脑。

动物脑的功能是负责人的“动物性行为”,例如食欲、性欲、激情、自我保护和其他方面的本能行为。

我们看动物世界会很清楚,当一只野豹进入了黑熊的地盘,看见了黑熊的幼崽起了歹心,这个时候被母熊发现了,母熊冲了过来,这个时候双方不是立马进入战斗的,母熊一般会用吼叫声吓退敌人,这个时候野豹就在考虑了,我是打呢?还是逃。

所以当我们的中脑在工作的时候,我们基本的思维跟那只野豹差不多,只能考虑打还是逃,所以我们称中脑为动物脑。

当人沮丧时,会使用自我保护的大脑 。而这个时候是不适合去关注解决问题。

/////

那么人脑和动物脑的区别在哪里?

🖐️大脑

把其余4根手指盖在大拇指上,覆盖住中脑,现在我们的手握成了一个拳头。那么我们的手背和四根手指的表面,就是大脑皮层,即高级中枢神经系统。

手背的部分,就是大脑皮层的后半,是我们的感受和信息接收区(如听觉、嗅觉、触觉等); 拳头的前部,四个手指的部位,是大脑思考的地方,思维从这里产生,其实也就是信息处理的地方。最前端,指甲盖的部位,我们称为前额叶皮质。

而这个前额叶皮质的功能非常重要,这也是人脑和动物脑的区别所在,它的功能包括:

情绪调节

人际关系调节

直觉产生

社会认知能力

自我意识

逃避恐惧

道德认知能力

而前额叶皮质有一个特点,就是当人压力很大、或者遇到一些令人焦虑、恐惧、沮丧或者悲伤的事情时,它会暂时失去功能。

想象一个场景:

有一天你没有睡好,早晨起床的时候腰酸背疼,一看时间,睡过头了,公司的班车已经错过,你得打车去公司,但现在又是上班高峰,根本叫不到车,现在已经8点15分了,9点你需要主持一个重要的公司会议。然后你突然发现孩子也还在床上,你赶紧叫他起床,但他赖床发脾气,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样?

这个时候,我们的前额叶皮质便无法工作,这一点在脑部扫描时有图像显示,我们大脑情绪开关就这样被打开了,用手来表示,就是四根手指张开,盖子掀起来了。

🖐️大脑

用正面管教的术语说就是:

你的大脑盖子掀开了。

当大脑盖子打开的时候,我们有能力去调控自己的情绪吗?

我们能够恰当地处理亲子关系吗?

我们会对事情有直觉吗?

我们能够灵活地应对各种问题吗?

我们能及时地意识到自己的言行有不妥吗?

我们不能,孩子更不能。

孩子的前额叶皮质差不多要到25岁左右才能发展得和我们的功能差不多。所以在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们跟他们讲再多“不要哭,好好说话”了,都是无效的,因为他根本没法做到。

这里还有一个要点:我们的大脑里有一种神经元叫做镜像神经元。怎么理解呢?比如你对面的人皱了个眉头,你也皱眉。你对着2、3个月大的小婴儿笑,她也笑,这就是镜像神经元的作用。

所以让我们再次想象,当我们大脑的盖子打开的时候,孩子过来了,他会怎样?他的镜像神经元开始发挥作用了,于是他也生气了。

所以就发生了我们今天一开始提到的一幕,孩子又哭又闹,家长以暴制暴。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孩子的错,因为负性情绪是不可能被阻止的,它是大脑机能发生作用而导致的结果。

🖐️大脑

假如,我们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比较强大,当你的孩子大脑盖子掀开的时候,你却是冷静、理智的,你前额叶皮质运作得非常良好,那么孩子的镜像神经元依旧会发生作用,那这个时候,结果又是怎样的呢?很显然,孩子也会慢慢平静下来。

所以为什么我们总是在说,育儿先育己。我们不能保证大脑盖子一直处于关闭状态,情绪调节也并不是让人没有情绪,或者明明很气愤,却硬是压抑情绪,这样久而久之会产生心理问题的。情绪是需要疏解的,但是要用有效的方式、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毁坏物品的方式来进行调节。

情绪调节的过程也就是

我们大脑盖子关闭的过程

第一步:觉察

首先要意识到自己的“大脑盖子”是开的状态。

很多时候我们情绪起来的时候自己根本是没有意识到的,而是等到发完火冷静下来了才唏嘘,“天啊,我刚才是怎么了?那还是我吗?”(是你,只是你处于动物脑状态罢了)

怎么觉察?一个很常用的方法,比如告诉孩子和家人“掌中大脑”的概念,请他们在你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对你做出张开手掌的手势,或者小声说“大脑盖子开啦”,他人的几次提醒,有助于自己慢慢自觉觉察到情绪。

第二步:命名

我们能觉察到处于情绪状态,但又说不清楚情绪泄洪状态的具体是什么感受?可能你会说,“火大,真的受不了了,气死我了,伤心到底了等等”。

有的人说我在气头上动不了,我甚至有点享受在气头上的那个感觉,是的,因为发脾气和情绪泄洪往往是满足了小我的需要。

在正面管教课堂上,我们总会追问家长“你的感受是什么”,之所以注重感受,是因为你不知道它是什么,你就不可能去管理它。

当我们已经觉察到自己处于脑盖子打开的状态、又清楚当下的具体情绪,那么在气头上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话术 “我感到____是因为____"。用一个形容词来描述自己的感受到是什么?沮丧的?难过的?无助的?伤心的?气愤的?

第三步:决定行动

找到我们的感受之后,对自己说,“当下我是沮丧的/难过的/气愤的。我看到了我的情绪,我接纳你”,然后做出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的决定。

🖐️大脑

太多的父母认为在生气时就要解决问题。其实,这是最不适合解决问题的时候。在生气的时候,人们接通的是“动物脑”,其选择只有“战”(争夺权力)或者是“逃”(后撤,并且无法沟通)。我们不可能用“动物脑”做出理性的思考,我们会说些过后就后悔的话。

在处理一个问题之前,先让自己冷静下来,接纳情绪,直到能够用理性大脑来思考时再解决问题才有意义,这也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一项重要技能。因为孩子很多时候也会出现情绪失控的状态,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先处理情绪、后解决问题!

相关文章

  • 大脑,大脑

    翻腾着血的暗流 滑翔过淹没在困惑中的山岗 在逼仄的峡谷里 无数闪电挥舞着光剑狰狞地激荡 穿过巩膜的问号 在沟壑间搭...

  • 大脑在想大脑

    “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惜你没有”,这是最近网络上很火的一句吐槽别人的话。作为一名工科生,看到这句话后脑海里不...

  • 无解死循环

    大脑认为宇宙间最大的复杂是大脑的复杂,大脑要认识大脑的复杂,大脑必须更复杂,更复杂的大脑反而让大脑更难以认识,难以...

  • 让大脑控制大脑

  • 用大脑控制大脑

    我一直觉得,理性是人作为地球上众多物种中区别与其他物种最大的特征之一。因为理性,所以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并忍受...

  • 认识大脑,改造大脑

    在读刘未鹏的《暗时间》,才认识到原来我们的思维有着这样悠久的进化历史,因为以前只是在生物课上接触到人类的身体方面的...

  • 了解大脑,重塑大脑。

    我们大家每天都在使用自己的大脑,但我们真的了解自己的大脑吗?我们真的知道怎么用好大脑吗?我们知道大脑可以重...

  • 关注大脑,开发大脑

    大脑是个神奇的存在,你若懂它,即超凡。 清晨半醒状态脑海蹦出“库伯体验”这词。 昨晚临睡前思考接下来“能力探索”除...

  • 【大脑新知】认识大脑

    大脑并不擅长理解和记忆。 我们的大脑有个最小作用力原则,叫做「能不用脑就不用脑」。 这也是你为什么看那些艰深的书会...

  • 用大脑思考大脑

    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边描述的:我们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思考,然而我们思考的方式和结果往往受上一次思考的方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cv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