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就是勤奋,不勤奋就是不勤奋,“伪勤奋”是个伪概念。
要弄明白这一点需要辨析“勤奋”这个词的含义,这不是在玩弄文字游戏,正是对“勤奋”这个词理解有误,才使得人们把一种不相关的状态和勤奋联系起来。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勤奋,才知道怎么做到勤奋。
“勤奋”这个词一般用来指“辛勤努力”,平时人们也是这么理解的,这种理解不算错,但它漏掉了这个词很重要的一层内涵,对人产生了误导,把人引向一种惨苦的繁忙状态,这远非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所应有的状态。
那么什么是“勤奋”呢?
《尔雅疏》称“勤者,劳力也。”,指辛劳用力;同时勤又有笃厚的意思,《诗-豳风》“恩斯勤斯”,即取笃厚的意思,有一种沉稳坚定的气质。
关于“奋”字,《说文》称“奋,翬也。”,又“翬,大飞也。”,《尔雅-释鸟》注称“鼓翅翬翬然疾”,因此“奋”本义指鸟儿鼓动翅膀极速飞行,当它用在人身上的时候,则有种昂扬奋发的意味。
因此什么叫“勤奋”呢?这个词自然包含着辛勤用力的含义,鸟儿鼓翅飞行是一个辛劳的过程,但更重要的是这种辛劳中要有一种坚定昂扬的精神气质,此为“勤奋”一词的本义。以此为对照,很多人所谓的勤奋就只能表示:我做某某事做的很辛苦,甚至很惨苦,而说不上“我做某事很勤奋”,我们用“勤奋”这个词的时候包含着一种主动进取的锋锐气质,而非昏昏然的烦忙。
以上辨析使我们明白,真正的问题在于怎么从昏昏然烦忙转化为真正的勤奋。以学习为例,有人说“没有人真的喜欢学习,也没有人真的喜欢工作”,后半句暂不谈,前半句立论怕是过于武断,我个人人微言轻不足为训,举一些足以为法的人物来说: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第一句就说“求知是人的本性。对感觉的喜爱就是证明。”无独有偶,同一时期稍前的《论语》的第一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耳”,这样一种态度,其中没有一丝惨苦,至少可以说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确实是能体会到学中之乐的,贤哲与我同类,既然同类中有了表率,要想断定其他人做不到这个,总要有些额外的根据才行。
既然人类普遍有求知的本性,理应在求知的过程中得到乐趣,为什么现在人们却很少能有此体验呢?我以为,理性作为人天生具有的一种认知能力,像其他能力一样,当其自由活动的时候,会使人处于一种自然的愉悦中,就如同适宜的锻炼会让人身体保持活力,从这方面讲,学习确实会自然伴随着欢乐。人们之所以丧失这种欢乐,全由于他们给认知活动添加了太多目的,这些目的像是一个个沉重的包袱,拖垮了人们的脚步。认知本应是理性的自发活动,它始于对世界的好奇,终于好奇心的满足,并因这种满足而享有乐趣,这是造物主对人类求知活动的奖赏。而一旦加上包袱,这种活动变得沉重,不再自由,时刻受限制,到处被窒息,最后只剩下枯燥。因此,我的意见是,在时间尚优裕的时候,不妨暂时放下包袱,先培植自身的认知能力,以及从认知活动中感受乐趣的能力,有一点是很明白的:哪怕天生的禀赋也有待于后天的养成。因此有意于求学的人,不妨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开始一种自发的学习活动,在这种自发性中让自己的理性能力活跃起来,这种自身能力的活跃状态是自然会有欢快的,慢慢的就会养成自发学习的能力了,用孟子的比喻就是如火之始燃,泉之始达,一开始这种能力就像一个小泉眼,小火苗,你慢慢的疏通、培护,涓涓细流逐渐充沛,小火苗逐渐旺盛,到这地步就真多像颜回一样“既竭吾才,欲罢不能”了。
上面说的是学习必然有乐地,其实工作也未必没有这么一种境界在,只是与主题无关,就不多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