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交往中,是否经常发生一些令人不快的事,让我们觉得自己很无辜很委屈:我明明很喜欢和他交往,他怎么越来越不喜欢和我来往了;我对她那么好,帮她那么多,怎么她就一点都不记得了,简直没良心。
在你身边,是否经常会有一些这样的人:我们喜欢和对方交往,可和对方的相处中对方却越来越不喜欢我们;而我们越来越不喜欢来往的人却总是来烦我们。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就涉及到人本身的自利性倾向和人对自己的认知局限问题。人都有一定的自利性,不要觉得这种说法太令人尴尬,这没有什么可讳言的,这是一个物种存在的前提。如果一个族群个个舍身忘我,那么这个族群早消失了。
只不过自利也是要有一定局限的,那就是尽可能的不要破坏别人的利益,当然,如果合作能够让双方受益更大,那么合作就成为了人际关系发展的必然。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对自己的的定位,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还不错,甚至有一定的道德优越感,哪怕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也要想法设法的给自己行为做出一个道德天平倾向于自己的解释,以达到内心的平衡。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个讲道理、知恩图报的人,别人都应该喜欢和我们交往,可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真实情况往往并非如此。比如当你为找到一个年薪20万工作发愁时,恰巧你的一个朋友给你帮了大忙,给你介绍了一个年薪超过20万的工作。在当时,你对你的朋友发自内心的感谢,甚至你可能在想:哪怕把我的第一年的年薪都给了他,我都愿意。
可半年后,通过你的努力,当你的年薪升到30万时,你对当时帮助你的朋友的感谢可能就是如果他缺钱,白送他10 万都愿意。就这样,再过一年后,可能就只剩下5万,甚至一万了。

再过一段时间,你对你朋友的感激可能就只剩下尊敬,甚至只是请吃一顿饭了,哪怕你的朋友这时候真的需要钱,你也不会再拿出来了。因为这时候,你考虑的是买房、买车的事情了。在这个时候,给自己买房买车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了对朋友的感恩。
你对你朋友的感恩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不重要,甚至产生一种他虽然当时帮助了我,但是之后我所有的成就,都是我辛辛苦苦得来的,这才是最重要的,哪怕他当时不帮我,我也可能找到其它的好工作,甚至压力可能还没这么大。
这个时候的你,早已经忘了当初找不到工作时候的焦虑、不安与绝望。甚至你都没有意识到你自己已经变成了那个自己曾经鄙视的人。

所以,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要高估自己的道德底线。我们总是有意无意的夸大自己对他人的帮助,企图得到他人的回报;总是下意识的忽略别人对我们的帮助,以达到自己的内心平衡。
其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当我们处于施恩的一方时,总是因为受到帮助的那一方没有给过我们相应的回报而越来越反感对方;而当我们处于受惠的一方时,由于我们没有能及时的回馈对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对方的感恩值越来越低,而引起对方的反感,以至于对方越来越不喜欢和我们交往。

由此可以看出恩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会打折扣的,这样就会造成施恩方与受惠方认知不一样的情况。一方觉得对方是薄情寡义、是白眼狼,而另一方却觉得对方小题大做,不可理喻。这种情形下,朋友能做久了才怪。
所以,如果你不想成为一个你曾经讨厌的人,不想成为了一个薄情寡义的人而不自知,那么请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够即时的回馈对方。
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也要尽可能的在自己的特长方面,寄予对方一定的回报,哪怕对方真的不需要,也要让对方知道,自己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是一个值得交往的人,以这样的方式交往下去,才会形成一个可持续性的良性发展循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