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宾塞曾说,教育不应在学校,由教师开始,而应在家庭里由母亲开始。孩子进入学校后,母亲和教师必须互相协作,共同对孩子进行教育。
这周,儿子的家庭作业未完成,老师严厉批评家长失职。
受到批评,刚开始,我心里还有些不舒服,觉得老师小题大做。
可认真一想,的确是由于自己麻痹大意、没有尽到监督的职责,才使孩子放任自流,对作业没有责任心,把老师三令五申的严格要求当作耳旁风。
我觉得以前孩子的作业每次都完成,就认为孩子有自觉性、有自控力,然而,孩子的性情是不稳定的,在小目标的完成上,离不开家长的提醒、督促,严格要求,家长的标准降低一点儿,孩子对自己就会放松几倍。
深挖此次孩子未完成作业的原因,是因为
1孩子的大志向未被完全激发。
2孩子心中存有侥幸心理,没有认识到事情的一系列后果。
3不分主次,把玩和吃当成主要,把学习当次要。
孩子下次在家,要重点作思想工作,引导孩子自己得出结论,帮助孩子树立明确、远大的目标;持之以恒地认真监督、陪伴他一起努力学习,不松懈、不忽冷忽热。
加强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明白,书读的好,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父母负责,更是对社会、对国家负责。只有在责任感的驱使下,孩子才会有恒心和毅力去完成他的学业,才会在漫长的成才路上坚持到底。
前人说的好:“有了伟大的目标,你就会把艰苦的学习当作休息。”
必须把整个人生过程的“影像”放大放清楚,让孩子知道读书在其中的位置,使他懂得读书对于人生何等重要。
现代教育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口号,就是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和自觉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听起来很高明很动人,但事实上从来都没有实现过。为什么?因为它不符合人性,不了解孩子。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于他没有自觉,而且你不可能真正建立起他的自觉。小孩子就像个小动物,是一个感性的情绪化的存在,没有理性和意志力。
自诩开明进步的现代父母们总是自找苦吃。教育哪有那么困难?孩子哪有那么脆弱?训几句就造成了“心理压抑”?打几下手心就烙下了“心理阴影”?这未免太敏感、太小看儿童了。其实你越小心翼翼,孩子越心事重重。你越干净利索,孩子越光明磊落。
小孩子没有理性,当他的行为逾越规范时,如果没有人给他指出来并进行纠正,他就永远没有理性。小孩子意志薄弱,当他遇到困难要退缩时,如果没有人鼓励他或强制他做下去,他将永远意志薄弱。
孩子需要适当的强制,这种强制不是对他的压迫,而是在他意志软弱的时候帮他克服困难,获得高层次的体验,他因此变得更加坚强。
在家庭这个系统中,大家都在互动,所有的问题都是“我们”制造出来的,谁也不无辜。每个人都有责任,都需要反省并做出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