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岛屿社OD-社区营造案例分享

岛屿社OD-社区营造案例分享

作者: JasonChung | 来源:发表于2016-08-03 09:35 被阅读0次

    1-息息相关社区营造

    社区为什么动人?


    过去五天,我们让大家尝试五个极小行动,为身边已经熟悉的社区带来新鲜感。跟5只猫say hello,发现4种不曾留意的植物,仔细聆听3种声音,品尝2道美食,并搭讪1位陌生人。

    雪先生与热爱生活的女主人们共同生活在一片惬意的花园。有人来访时他总会上前打量一番,确保自身安全后他们愿意主动拉近距离~来到你的脚边轻轻地寒暄几句,以示他的好意与邀请。

    臭涌边的植物,旁边红色好像三角梅的家伙。感觉好像臭涌又没那么臭了。

    在这些小行动中,我们发现,所谓的“社区”未必只存在于老城,也不要求你祖宗三代都在这里居住。社区,就是我所感知到的我正生活在其中的地方。它由我们每一个栖息在其中的人、动植物甚至是建筑物,以及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所有这些熟悉而细微的部分交织在一起组成。

    我们每一个人,都正在与其息息相关

    我们亲身经历了这个过程。2014年,从老西关出发,我们有了「息息相关」这个名字。这一年多来,我们深入在地老城区,为社区创造线上与实体的故事地图,与本地小朋友一起参与社区公共艺术,用游戏化的方式探索社区,组织茶话会聚集社区营造的先行者……在这些行动中,我们也更加深切感受到了「息息相关」这四个字在社区中的体现。

    「息息相关」对于我们而言的意义,实则是提供了一个接口让我们融入社区。我们从最初进入社区的探索者,通过实践与尝试在这里深耕,最后借助逐步行动,去为这片生活共同体带来一点点的改变。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很高兴遇到越来越多的同路人,慢慢地让它成为一个思考和行动的方式。

    于是,「息息相关社区营造」平台诞生了

    我们希望通过记录更多先行者的故事,让更多人能感知到社区可以因每个人而变得美好;通过落地于社区的实际行动,让更多人能开始关注身边这片息息相关的土地。

    《社区设计》里有这么一句话,「接下来请您起身走进人群,因为答案必须自己找寻。」或许这刚好回答了我们在开头所提出的问题。



    2-地瓜社区

    由周子书在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攻读硕士的毕业设计演变到目前的社会实验项目——地瓜社区。

    地瓜社区致力于帮助当地居民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在社区内为邻里提供服务,将闲置的社区地下空间按照时间轴和社群改造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共享客厅和社会协作网络,让每个人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用共享+产消一体的全新模式来连接社区邻里,营造平等、温暖、好玩的社区文化。


    3-MAD创不同

    村径:我们在岛屿相(重)遇。村起村落,明暗有时,有散有聚。位处岛屿一角,村前就是海洋,水流得急,人与时间却静止。人们有120年之约,庆村之犹在,分享宁静,也分享声音丶交换光丶交换故事。你问,120年之约,足足两个甲子,算是何许约定?我们在岛屿相遇。我们在岛屿重遇。

    路直路弯,行行重行行,300位“村民”,一个晚上,一条在岛屿上存在或不存在的村,你们忆苦思甜,亦谈未来。此节目於场外进行,涉及步行丶寻找丶静下来及表达所想。

    你想生活在怎样的村?有了想像之后,又怎样塑造成现实?

    实地考察邀请大家走入社区串门子,走访多位实践者,亲身了解他们的故事,看看怎样对应特定的情景和议题,介入社会空间,以行动实践理念。

    除少数较偏远的地点之外,今年实地考察尽量不提供旅游巴接送,希望各位MaDees自行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前往考察地点。减低碳排放之余,亦希望大家视这为学习的一部分,在这个城市穿梭期间,细心观察及感受四周,对考察地点所在社区有更清晰的认知。

    参加者需预先在网上报名,确认报名后,你会在获发所选考察的交通路线资料。

    城西故事游踪

    23.1.2016 | 1:30 PM – 3:30 PM

    预计交通时间(假设从葵青剧院出发):45分钟

    通达性:须上落楼梯及斜路,不适合轮椅使用者。

    在未有港铁的香港岛西边,巷里仍保留着咸鱼青菜的味道、麻雀耍乐的欢愉声。港铁的来临,带来的除了速度,还有更多的高楼、更多的消失。城西关注组带你游走大街小巷,从大历史看小故事,在发展的缝隙中寻找旧区的人情,发掘城中草根的创造力量。

    城西关注组由一班在西营盘成长的街坊及关心社区规划的公民组成,借着研究、倡议、教育及社区参与活动,连系街坊,一起参与西营盘的社区规划及发展过程,共同谱写西营盘的生活故事。

    主持: 城西关注组

    关键词:文化保育 城市发展 地区历史 社区经济

    高铁走线上的社区 — 牛潭尾村导赏团

    23.01.2015 | 2:00 PM – 5:00 PM

    预计交通时间(假设从葵青剧院出发):60分钟

    去程及回程均有旅游巴接送

    通达性:需上落斜路,轮椅使用者较难穿过部份路段。

    本土研究社由一群热心关注本土发展及社会问题的研究者组成,建立具跨学科知识及在地视野的研究网络,开拓各种自主独立的本土研究,推动民间知识生产与普及。

    是次考察,参加者将游走于牛潭尾村,了解这个乡郊社区的面貌,以及广深港高铁计划对村民生活的影响,带动参加者对于大型基建发展的反思,同时了解民间研究影响基建的方法。

    主持:本土研究社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 土地正义 政策研究 城乡发展

    从围村到地球村

    23.1.2016 | 2:00 PM – 5:00 PM

    预计交通时间(假设从葵青剧院出发):45分钟

    通达性:须上落楼梯及斜路,不适合轮椅使用者。

    锦田汇动文化馆位处元朗乡郊,前身是一个荒废了数十年的阅览室,现在成为一个汇聚青年的共享平台,以创新方式探索生活不同的可能性,如历史文化保育、循环再造、社区营造等。

    我们将探访锦田社区,认识围村的历史及文化,感受邻舍关系、宗族情怀,从而认识香港历史和背后传承的价值;透过参观及访问村内街坊,走进居民的生活,学习欣赏不同的文化,发掘社区的邻里情。

    主持: 锦田汇动文化馆

    关键词:地区历史 种族共融 文化保育 社区营造

    天水围社区协作导赏

    23.1.2016 | 2:00 PM – 5:00 PM

    预计交通时间(假设从葵青剧院出发):45分钟

    通达性:畅通无阻

    天水围位处香港西北,是一个由鱼塘改建而成的新市镇。因为规划失当,当区面对财团垄断、交通费高昂、就业不足、只有商场没有街道生活等问题。同时,天水围其实拥有大量空间和土地资源,未有好好善用。过去数年,五个关注基层生活及发展的民间组织组成“天水围社区协作平台”,透过协作,循不同方向发掘天水围的民间智慧、土地资源、环保事业,希望发展出一套适合该区的社区经济系统。是次导赏中,参加者将体验不同的社区实践项目,了解天水围和协作平台的工作。

    主持: 天水围社区协作平台

    关键词:社区经济 共享经济 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 可食用地景

    SimPark Planner

    23.1.2016 | 2:30 PM – 4:30 PM

    预计交通时间(假设从葵青剧院出发):5 分钟

    通达性:须上落楼梯及斜路,不适合轮椅使用者。

    香港的公园常被诟病管理至上、功能主导,有时连躺在草地上的雅兴都会被打扰。如果你是公园规划师,你会怎样设计,令它成为大众可以自由享用的社区空间?除了休憩之外,公园还有什么可能性?可以露营、烧烤吗?或者由附近居民共同建造、种植和管理?可以变成市集和教室吗?      草原地图于2011年春成立,一直独立运作,旨在鼓励香港人活用市区及郊野的草地,过朴实的好生活。曾策划草民音乐节、草民音乐营、交换草场等大小草地活动。

    主持:草原地图

    关键词:城市规划公共空间设计政策

    上落富德艺文间

    23.01.2015 | 2:30 PM – 4:30 PM

    预计交通时间(假设从葵青剧院出发):45分钟

    通达性:须上落楼梯,不适合轮椅使用者。

    富德楼是湾仔区内典型的洋楼,楼高14层,一梯两伙。 2003年至今,艺鹄透过半资助特惠租金方式,把当中20个单位由商住转为艺文用途,供艺文个体使用,至今受惠者已有四十多个。本着低度管理、高度自治之原则,富德楼让多元的文化艺术在这里成长。参加者将会参观这条直立艺术村,了解它的历史和独特意义,并与其中几个艺文个体交流,讨论富德楼透过艺文与社会联系的努力和成效。

    主持:艺鹄

    关键词:文化艺术 文化政策 社区营造

    走过梧桐

    23.1.2016 | 2:30 PM – 4:30 PM

    预计交通时间(假设从葵青剧院出发):70 分钟

    通达性:畅通无阻

    走一段梧桐河

    伫立在自由岛上倾听土地的呼吸

    用心去看已经看不到的

    用双手留住一切亲爱的

    用汗水写一首我们给乡土的诗

    主持: 乡土学社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城乡共生 乡土教育 本地生产 地区历史

    “四零方案”:实现社区自足

    23.01.2015 | 3:00 PM – 5:00 PM

    预计交通时间(假设从葵青剧院出发):70分钟

    通达性:畅通无阻

    2014年,全球城市人口首次超越乡郊人口。这个城市化的里程碑,同时提醒城市发展及相带的生活方式带来诸多环境问题。面对如此庞大的难题,我们在个人和社区层面可以做什么?姚松炎博士提出“四零方案”,在自己居住的屋苑推动节能减废,成效显著。他将分享自身经验,看看如何由自身开始,推动社区共同为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主持:姚松炎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副教授)

    *感谢姚博士义务主持此场实地考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政策研究 环保 共享经济 社区营造

    体验永续生活

    24.1.2015 | 9:30 AM – 2:30 PM

    预计交通时间(假设从葵青剧院出发):

    去程:70分钟

    回程:有旅游巴接送

    通达性:畅通无阻

    胡乱消费造成浪费、过度消耗造成环境问题,是许多城市人的常态,但永续生活是否真的不可能?自然脉络是一间从事自然教育的社会企业,借着举办生态及文化导赏活动、环境教育工作坊等等,鼓励各阶层市民欣赏大自然,了解自然环境所受到的威胁,提倡实践绿色生活。来体验永续生活——零包装购物、有机耕作、烧柴煮饭,体验零浪费的简朴生活!

    主持: 自然脉络

    关键词:农业 环境 零浪费 零包装 可持续生活

    港嘢@菜园农业先锋田

    24.1.2015 | 10:30 AM – 2:00 PM

    预计交通时间(假设从葵青剧院出发):

    去程:45分钟

    回程: 有旅游巴接送

    通达性:需上落楼梯及道路比较崎岖,不适合轮椅使用者。

    “本地生产”、“香港制造”,你对这些字句有怎样的理解? “港嘢”是一个支持本地农业和日常用品生产的行动,坚持实践社区经济,诚邀大家一起走入菜园农业先锋田——生产本地友善蔬菜的源头,并在菜园新村细听本地农业故事、触碰泥土、关心食物生产背后的种植、土地、生态、社区、文化,及其与全球化的关连,探讨本地生产的重要性。

    主持: 港嘢

    关键词:本地生产 农业 社区发展 城乡共生 良心消费

    工匠湾——自造者空间

    24.1.2015 | 11 AM – 1:00 PM

    预计交通时间(假设从葵青剧院出发):60分钟

    通达性:不设无障碍通道

    工匠湾(MakerBay)是一个自造者(Maker)空间,专注于与社会及环境相关的创新和教育。工匠湾不时举办各种有趣的活动和课程,大家可在此投入发明、发展自己的创新事业,这里亦提供顾问服务和各种数码加工设备。不论你是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艺术家、初学者或专家,都可在工匠湾全程投入创作,将创意化成实体!

    主持:工匠湾

    关键词:自造者 环境 公民科学 创新科技 共享工作空间

    八目尚赏︰艺术同参与

    24.1.2015 | 11:00 AM – 1:00 PM

    预计交通时间(假设从葵青剧院出发):45分钟

    通达性:畅通无阻

    艺术,可以不同感官来接触、感受及欣赏。透过参观赛马会艺术通达服务中心及《多一点艺术节》,参加者可以了解香港展能艺术会的工作及通达服务、制作独一无二的触感书签、体验一次平等与无障碍的艺术欣赏旅程!

    香港展能艺术会于1986年成立,是香港唯一全方位推动展能艺术的机构。宗旨是“艺术同参与‧伤健共展能”,相信每个人都有艺术和创作的潜能,欣赏艺术是每一个人的权利。

    主持: 香港展能艺术会

    关键词:平等共融 无障碍 通达 文化艺术

    观塘的庶民风光

    24.1.2015 | 11:00 AM – 1:00 PM

    预计交通时间(假设从葵青剧院出发):45分钟

    通达性:须上落楼梯,不适合轮椅使用者。

    观塘不仅是个港铁站的名字,也是拥有自己的文化和活力的社区。作为香港首批卫星城市之一,观塘靠工业起家,70年代曾占本地五份之一GDP(生产总值),成功背后是民间的力量。市区重建、官方规划失误却改变一切。自2007年起,观塘面临香港最大型的市区重建,活在观塘的成员记录了观塘街坊的故事,又举办一系列社区活动,协助受重建影响的小贩和街坊。

    我们将探索观塘的空间智慧,游走大街小巷发掘故事,同时探访受重建影响的小贩市集和街铺,寻找因为重建而消失的街道、老家、旧铺、地标和人情味。亦会了解早期公屋环境,看看早年涌入香港的大量移民,如何依赖宗教和族群,求存生活。

    主持: 活在观塘

    关键词:市区重建 城市规划 文化保育 社区经济 地区历史

    Tree Gun Farm 导赏

    24.1.2015 | 11:30 AM – 1:30 PM

    预计交通时间(从葵青剧院出发):30分钟

    通达性:设有无障碍通道,但需有人帮忙。

    Very MK是一个位于旺角闹市的天台农场,在繁华闹市中以食物、泥土、微生物连结在地农夫、社区以及MK仔(注:旺角青年)。农场以永续设计(Permaculture)理念运作,以连结社区,在地农场及城市人为主要发展方向。

    Very MK参与了今届港深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HK 2015),成功争取在九龙公园内创造一个由社区义工打理的百呎农场──Tree Gun Farm!是次导赏主要让参加者了解Very MK及Tree Gun Farm的源起及理念,透过介绍农场的作物及耕作方式,让参加者了解都市种植、本土农业及永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开拓对城市公共空间更广阔的想像。

    主持:Very MK天台农场

    关键词:都市种植 可持续发展 本土农业 可食用地景 都市介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岛屿社OD-社区营造案例分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fu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