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也有七八年了,虽然不是教的文化课,但也是有一些心得的,再加上自己有了孩子,还真想说说那些育儿路上踩过的坑。
最开始教学的时候,对待孩子非常严格。那时候我也没觉得自己很凶,我只是觉得自己比较严格,教孩子时也是比较有耐心的。可是后来学生越来越少,从二十多人到只剩下几个人。直到这两年孩子回来找我,我才知道在她的心中那时候我多么多么的凶。因为家长的信任,他们才留下来,好在精力没有白费,这些孩子的书写基础都打的非常扎实。可是话说回来,现在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蛋,打不得骂不得,那时候凶➕罚作业的方法恐怕不是太能行得通了。只是严格在孩子的眼里却是凶,害怕。
后来,自己有了孩子,慢慢了解到孩子的成长是缓慢的。开始学会理解孩子,都说有了孩子自己才能真的长大,孩子是来修炼家长的。果不其然,我的耐心愈加倍增。基本再也不发脾气了,甚至没有什么人什么事可以激怒我了,嫣然从一个暴躁脾气慢慢磨出了耐心。甚至曾经有一段时间陷入了快乐成长的溺爱之中。我觉得孩子要开心,要快乐,孩子生来就有自己的命。还因为这送了两天幼儿园就没在送,非说等孩子大了有足够的安全感上幼儿园就不会哭了。其实事实也证明了我是对的,半年后再上幼儿园时真的没有哭。虽然也会说不想去,但还好最终都坚持下来了。上了幼儿园孩子有了更多的规则,本身我家孩子也属于比较乖的一类,但是这也让我意识到了规则的重要性。我发现快乐成长不应该是毫无规则的随便放养。
好在我是一个狂热于打脸的人,总是很快就能推翻自己之前的理论。我发现快乐成长虽好,但是并不适用于我们国家。因为孩子要面对的是在国内如何学会自己生存。我们让孩子成长,独当一面,能够独立的生存才是他该学习的最基本的东西。不能被快乐成长的理论绑架,当然我是不特别认同批评教育的。可这些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有鼓励有表扬,有批评有惩罚,有快乐,有痛苦,才铸就一个人的人生(此处植入电影推荐《头脑特工队》)。
只有快乐他们没有规则,只有规则,孩子又被束缚。所以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家,校,娃的共同协作。有些家庭爱批评,那老师就要多鼓励这类孩子建立自信,有些家庭鼓励较多,那老师就该多建立规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孩子既要培养兴趣,也要有吃苦耐劳能够反复试错的能力和不怕困难勇于改正的勇气。
不管严格的老师还是随和的老师,都没有希望孩子变坏的老师,不管提建议的家长还是配合的家长,都是爱孩子的家长。所以大家相互理解多沟通,才能够让孩子变得更好。
不能以偏概全,强逼硬学不可取,也不能一味的坚持快乐成长,找到最适合的那个点,有苦才有乐,中庸美学才能体现。
建立适当的规则,陪孩子慢慢长大。能力问题交给时间,也不要抱太高期望,没有几个天才,都是勤学苦练。要尽最大的努力,要有接受最差结果准备,心态一定要好,别被别人牵着走,人家说你孩子不好,回家把孩子骂一通,别人夸你孩子好,你就大肆表扬,自己要有判断力。
总之就是爱孩子,就让他成长,不要怕,各种困难一起解决,做一个严慈同体的家长。
身心健康很重要,学习真的也很重要。找到平衡最重要。家里多金的可以忽略。
说在最后,学习的路很长,我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我希望他的终点很远很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