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母乳喂养。
首先我先澄清,我非常支持母乳喂养,同时也了解母乳喂养的诸多好处,营养丰富,比例适当,有利于亲子关系等等。
但皮哥今天要说的是那些奶水不足的妈妈们,如果一味的强求对孩子和大人实际上都是伤害。母乳固然好,但是不要执念。
你不觉得母乳喂养是一种困难,因为你没感受过催乳那种惨无人道的痛,如果你是男士建议您找一个跟你有仇的身强力壮的男士朝你裆部猛踢一脚再来做评论。
你不觉得困难是因为你没经历过完全放弃自己保养多年的身材,疯狂吃那些让人肥胖的食物做一只奶牛。
要我说,有母乳就母乳,没有那就奶粉,千万别为难自己,襁褓里的,是与你血浓于水的人,你好了,两个人才都会好不是吗?
02
所谓的科学育儿。
很多家长在生完二胎后都表示:“老大按书养,老二按猪养”,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落差呢?因为经历过一次养育,父母就不容易上当了。
这些"当"里面就有所谓的“科学育儿”,什么是科学育儿呢?科学的出发点就是人开始认识和承认自己的无知,知道自己的无知我们才会踏上探索之路。
但反观我们最常接触的所谓科学育儿的文章在告诉我们什么?他们总在以坚定的口吻告诉我们《这些做法会毁掉孩子的一生》,教导我们《这样才能教导出高智商的孩子》。
带我们看那些一时大意而造成惨剧,并把它们做成动图,一遍又一遍的放给初为父母的我们,出发点固然不算坏,可呈现的方式却算不上友善。
且大多数所谓的育儿干货作者都是来自某个几岁孩子的母亲或者父亲,来自于他们的在养育孩子中的经验,但这真的是科学吗?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相对于心理学来说,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研究的对象是儿童,而他们的身心本就处于复杂的变化中,而且环境和遗传对儿童的发展也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因此对于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分析应该建立在广泛了解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单纯的把自己的教养经验分享出来,虽然确实会对我们的教养之路有积极的影响,但切不可以偏概全把这些经验当做真理来供奉。
更何况有些文章不过是在疯狂攻击父母内心的焦虑点而企图获取转发,建设性的意见少之又少。
再者,个体的成长历程复杂且不可预测,哪那么容易因为我们的一两个行为,一两句话就毁掉孩子的一生。
你是在养育孩子,但你养育的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给予爱和尊重,偶尔的错误就随他去,千万别焦虑。
03
别人家的孩子
家长在咨询我的时候,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孩子活泼好动的家长,希望孩子能有静下来的时候:简直是个猴儿,一分钟都停不下来,不会有多动症吧。
孩子文静寡言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动起来:怎么就这么蔫儿,你说不会是个自闭症吧。
我们不自觉的总在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之间做着横向的比较,甚至有时候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跟别的孩子的长处比。
天天接触不同的孩子,你就会发现,孩子间个体差异是很大的,孩子认知事物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就拿小朋友的语言发展来说,有十四五个月就喋喋不休的小话唠,也有快三岁才突然张口的厚积薄发型选手。
所以我们看到的应该是孩子的进步,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比较。
其实只有当我们的内心笃定踏实,别人说的话,有用的就听一听,学一学,没用的那就让它随风而去,抛弃内心的焦虑感,才能和孩子一同成长。
一首纪伯伦的诗结尾,这也是我心目中孩子和父母的理想关系。
04
致孩子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