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4发展实践性(第七章P231-232)

24发展实践性(第七章P231-232)

作者: 欧小丽 | 来源:发表于2022-01-22 20:31 被阅读0次

    这一小节,讲述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施瓦布说:课程领域之所以步入这种境地是由于对理论的根深蒂固的、不加考察的、错误的依赖。这里的“这种境地”是指他所说的“课程步入穷途末日”,施瓦布在这里一针见血地之处了这种境地的原因——就是对理论的使用问题。作者说:“教与学的问题需要从实际的而不是理论的观点来处理;即不是从相互排斥的理论观点而是从自身局部的‘存在方式’来考察。”

    关于理论,一线教师都会这样谈自己:缺乏理论的支撑。所以一旦听到某种理论,便会不加区分的加以吸收或欣赏,想用这些理论来填满自己的大脑,这一定是走入了一个误区,包括我也在内。如果写一篇文章,如果没有借用一句名人名言,感觉文章就失去了灵魂;如果开篇没有写某某理论,或者没有引用某些观点,那这篇文章就不会是学术论文——对理论的依赖,有些上瘾。但这样的依赖,属于错误的依赖。

    作者说:“在理论与实践关系上侧重点的这一转移——即理论不再先于实践,实践不再是理论的侍从——并不否定理论或旨在二者的分裂。也非要使理论‘实践化’。实际上要将理论奠基于并发展于实践。”这是我看到的谈关于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最为透彻的一句。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理论并非先于实践。在大多数人眼里,要去实践的话,先得有理论的支撑,或者用理论做指引。大部分理论是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是在实践中丰满起来的。

    2)实践不是理论的侍从。要做实践,并不一定是为了理论的发展与丰富,也可以为了单纯的实践,或者一些简单的想法而已。

    3)理论并非要“实践化”。理论可以理论化,也可以实践化,但实践化不是唯一。

    4)理论为实践奠基并发展实践。理论与实践并非要脱离,而是要互相关联,在转变的过程中,实践有基础,理论也有发展。

    理论与实践,没有谁先谁后之分,只有谁发展与丰富之分。因为这二者是互相关联,互为前提或条件。作者认为:“这意味着鼓励、要求教师和学生自由地通过相互作用发展他们自己的课程。一般的指导思想无论来自何处——课本、课程指导、州教育部、专业组织或过去的传统——都需要具有如下特点:一般性、宽泛性、非确定性。”这里的理论并不是具有高度的浓缩性,也不具有特殊性和确定性。

    作者这样阐释,其实是为一线教师做课程松一下包袱,或者卸下课程“高大上”的面具:课程没有那么了不起,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践即可。用布鲁纳的语言来说就是“我们要用我们的思想去创造一个可能的世界”。

    但是,我们的思想也需要有品质的思想,需要有深度的思想,因为唯有这样的思想才能经得起去实践,才能有实践的价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4发展实践性(第七章P231-23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jn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