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我的整体设计是基于大单元教学的理念在对遗传的基本规律(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章)的综合和提升,希望在一轮复习整体回顾的基础上,突破学生觉得很难的点——遗传实验设计题。
首先在知识上,我希望能深化学生对遗传规律以及其细胞学基础的理解,在核心素养上,引导学生掌握如何用 假说演绎法解决遗传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在应试上,能够解决遗传实验设计题“没有思路”“不会分析”“不会表述”的问题
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上我设计了知识回顾,探究突破,规律总结和真题练习四个部分
知识回顾
首先在知识回顾部分利用预习案填空和预习自测的识图,来让学生梳理之前所学过的遗传规律,
(1)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遗传给后代(遵循分离定律,典型比例“3:1”“1:1”)
(2)非等位基因会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典型比例“9:3:3:1”“3:3:1:1”“1:1:1:1”)
(3)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是会连锁遗传,只有发生交叉互换时会重组。(典型比例:多:少:少:多)
(4)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时,该基因会与性别决定有关的基因连锁遗传,其控制的性状会表现出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伴性遗传)
【学生存在的问题:1、同源染色体概念理解不清晰“XY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吗”“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吗”2、不能从题目信息中心分析出是否遵循伴性遗传“不知道怎么看、看什么”】
这一部分是希望学生能自主总结出“染色体的行为决定基因的行为,基因的行为决定配子的种类,配子的种类影响子代的表现性及其比例”从而构建出“通过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反推基因所处染色体”的实验思路
【反思,最后是教师总结告诉学生的,学生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到和彻底的理解,是否要使用更直观的表现方式?或者一些数据、情境、例题?】
然后基于这样的实验思路去思考“如何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如果在染色体上,是在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还是在XY的同源区段?”
探究突破
探究一:确定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
回顾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提示学生关注经典实验)→根据性状与性别相关联判断是否在性染色体上→具体指标:雌雄个体的性状分离比是否相同→调查实验法,根据调查结果判断是否在性染色体上→图表练习分析性状是否与性别相关联
【反思:这里用的是图表当堂与学生互动分析,鉴于网课反馈比较慢,改成选择题反馈会更及时更全面】
除了调查法还可以使用正反交,对比得出是否与性别相关联
【这个部分没有纳入课程整体逻辑,有点像补充,正反交是个常用也比较重要的方法。思考该怎么把这个部分与伴性遗传的现象关联起来,或者用这部分关联交叉遗传的现象推动逻辑延伸】
例题1
1、根据实验结果1:1回扣分离定律→说明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不能说明在常染色体还是在性染色体→如何判断→【假说演绎法】
2、运用假说演绎法判断基因位置
作出假设:假设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根据表现型写出亲代基因型(遗传图解-演绎推理)→是否符合实验现象(实验验证)→符合-有可能
作出假设:假设基因在X染色体上→根据表现型写出亲代基因型(遗传图解-演绎推理)→是否符合实验现象(实验验证)→符合-有可能
作出假设:假设基因在X-Y同源区段上→根据表现型写出亲代基因型(遗传图解-演绎推理)→是否符合实验现象(实验验证)→符合-有可能
3、设计“一次杂交”实验验证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
【反思,到这里才开始扣题-遗传实验设计,在考虑要不要把之前的调查实验法和正反交删掉,突出假说演绎法的实验思路和设计实验的过程,重点更突出,在设计课程时有时候不能贪多,适当舍弃时间更充足,主线更清晰,但是也会有点缺失的感觉,可能是缺失了判断伴性遗传特点的部分,但是不删有点遮盖核心】
【难点突破】
1、实验思路与表述
“通过题目信息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基因假设在常染色体上和在X染色体上子代性状分离比一致,是无法判断的”→“实验思路:设计一种杂交组合,在不同假设下对应的子代性状分离比不同”→长句问答(实验设计表述)
探究二:确定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例1、(4)设计一次杂交实验验证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XY同源区段上
这个部分思路和逻辑基本是与探究一一致的,所以花费时间会比探究一短一些,这里因为有之前讲解的思路作为示例,可以让学生来讲如何探究
巩固的同时归纳思考核心:哪个亲本组合其基因在X染色体上与在X、Y同源区段上子代雌雄个体性状分离比结果不同(1、选择亲本是根据表现型,2、列出四种亲本组合,对应基因在X染色体上、与在XY同源区段上对应的子代雌雄个体性状分离比,3、对比后得出结论)
规律总结
表格总结探究基因位置时常用的亲本组合及不同位置所对应的结果
真题练习
2017·新课标Ⅰ卷,32(强化运用假说演绎法分析遗传学实验)
2018·新课标Ⅱ卷,32(在ZW型性别决定情境下的变式应用)
【反思:一节课做三道遗传学大题,并且还伴随思维训练和方法总结时间还是太紧了,可以考虑第一节课只讲探究一,第二节课在讲17年真题之后引入探究二,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以教代学,巩固之后再讲ZW性别决定的变式,进行巩固,这样学生学习节奏更加宽裕、获得感和掌握感应该会更强】
【总体反思:这节课在单元教学的理念下,进行了遗传规律模块的深化和提升,在高三一轮复习的要求下,对标真题突破了学生在遗传实验设计的痛点。这节课不仅对我当下教学的内容处理、时间安排、教学思路上具有锻炼和指导意义,学生在内容回顾和实验设计思路的理解上出现的问题,更让我认识到,如果教学课程注重基础知识的全覆盖,而没有加强内容之间的联系,学生自身是很难对本来就具有区分度的遗传规律进行综合,那么在思维、理解上自然就会表现出很难点透的现象。当然这也让我对更多的教学实践产生了反思,学生出现很难点透,很难回答的时候,是不是教师本身的铺垫和设问方式不到位。以后还要在单元内容处理、核心素养有没有真的落实在核心地位,以及给学生搭思考的脚手架等方面进行更多的学习、实践和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