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总是有很多文学大家在作品中表述着自己的怀才不遇。甚至一些不太出名的作品或者作者也充斥着自己遭遇的不公。
我不否认肯定有些人是真的怀才不遇,但是大多数文人或者诗人,应该还是好好从文才有前途。他们并不是真的怀才不遇,甚至就算给了他们官职,他们也当不好,也救不了国家和人民。
拿我崇拜的大诗人李白来说,我实在想不出,他跟人民打成一片在稻田里巡查或者在朝堂中尔虞我诈顶级内卷的样子,我认为他当一个大诗人就很好了。在朝为官,需要在党派丛林里站队,稍有不慎就就会被抄家甚至掉脑袋。再看看,白居易曾经意气风发,被贬后,变得和光同尘,放荡不羁。他们大多数觉得应该在高位才能施展才华,低位就是泥淖就是打自己脸。确切说他们大多人初心是光宗耀祖,真正为国为民的,像文天祥那样的傲骨和气节的少,像辛弃疾那样可以能文能武,老了也热血请战的人太少。
战争频发的乱世,文人只能算上悲国悲民的记录者罢了,好好活着就不错了,别的就算了。至于盛世的时候,比如当今的文学家们很多是充满争议的,有的甚至与时代格格不入的风格,也许他们认为这是酷是个人风格,其实他们已经主流读者抛弃被动走上了被嘲讽而不自知的荒谬状况。
还有就是,文人多傲骨,官场却喜欢折傲骨,傲骨一折,气节也就变了,所以即使科举是个文人擅长的技术场,也无法把文字技能当成官场开挂的外挂。
再来看看什么是一名合格的古代好官员,举我最为崇拜的狄仁杰为例,他一生刚正廉明,执法不阿,断案如神,但他不只会断案,他更是一名综合素质顶尖的名相。狄仁杰体察民情,抚和戎落,内外相安,很得当地吏民欢心,当地人民为赞颂他的德政,为他立碑铭记。
做大官,必须深谙官场之道,只有上达天听,走上高位,才能施展大的抱负,这就免不了修习君臣之道,还有波诡云谲的朝堂大世,也要有入世的智慧和胸襟。
一个人的能力和思想维度在低谷时呈现得最彻底,狄仁杰即使几次被贬,仍然保持平和心境,毫无颓废之气,兢兢业业,被起用为宰相,尽心为国家举荐人才,内稳朝堂,外能平边患,成为武则天的时代的中流砥柱。这才是真正的官员。像狄仁杰之类的人文采肯定是不错的,否则无法考中进士,只是他非常清晰地知道文字只是官场的垫脚石之一,他大概就是用别人写诗的时间去想利国利民的谋略去了。
—时与猫璞一家之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