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老师说她喜欢吃柿子,这让我想起了去年看过的柿子园。
几个同事一起去大丰,也就是施耐庵的故乡,距离目的地二十里的时候,车子开上一条狭窄小路,慢慢地,一片果园驶入眼帘。
果园广阔无垠,柿子树低矮,枝丫纵横交错,果实累累,金黄的柿子密密匝匝,真的就像无数盏灯笼悬挂其间,一天一地都变得亮堂堂喜洋洋。
最神奇的,就是一树一树的枝丫擦着车窗而过,与我们近在咫尺 ,没有任何护栏,只要我们打开窗户伸出手臂,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摘来饱满结实的柿子。
这种感觉真是美妙,就好像行驶在波涛汹涌的河面上,小船儿劈波斩浪,而我们,三个坐在船上的人,可以随心所欲地捕捉一朵又一朵的浪花。
兴奋之余,我们又产生疑问,偌大的果园四周没有一处看守的棚子,也没有看到一个看护的人,莫非这儿的人真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了?
我们跃跃欲试,最终还是没有伸出手臂,以免坏了自己斯文的形象。
直至到了那家村部,答案终于揭晓。
村部办公室坐落在一幢一幢居民楼中间 ,楼房四周,巷弄与道路的两旁 , 除了种植蔬菜与少量的花草,其余地盘全部站着一棵一棵柿子树,也就是说,这个村庄,家家户户,门前屋后,最惹人注目的,就是穿黄戴绿浑身披挂的柿子树。
原来如此,以柿子为副业是这个村庄的一大特色。
就在我四处徜徉,仰头眯眼,对满树的柿子啧啧赞叹的时候,油漆得红彤彤的楼房大门豁然打开,走出来一中年农妇。
她对自家门前满树的柿子不以为然,告诉我,莫说这儿的人对柿子视而不见,就是鸟雀都吃够柿子了,所以,这儿的人根本不担心有人采摘柿子。
难怪这儿的柿子,颗粒饱满,色泽金黄。
哈哈哈哈哈,人不吃,鸟儿不理睬,虫子绕道走,柿子几乎百毒不侵了。
当我们提出买几斤的时候,农妇笑着摇摇头:不要钱 ,不要钱,也见不着上街去卖,随便摘,不然也长烂了。
我们当然不好意思这么做,讪笑着正要离开,男主人走来给我们摘了一大捧。
当我们返回 ,经过果园的时候,只见一辆大卡车停在路边,有人正在往车上装运成筐的柿子。
我们停车走近,三个同事每人买十斤,给的批发价,每人花费15元 ,比白菜青菜还便宜。
回去的路上,两旁金黄的柿子依旧为我们张灯结彩,一路迎来,又一路相送,近在咫尺,触手可及,这种感觉真是很美妙。
因为柿子不比苹果可以久放 ,我每天又只能吃一个,吃多会感觉便秘,所以,这十斤柿子大部分送了邻居。
虽然自己不太爱吃,但满树的柿子环佩叮当,渲染出来的那种富有与喜气,这本身就让人感到喜悦与享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