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力”教师需要培养而不是放弃
不知道有没有“潜力”教师这种说法,依照对于成绩在后面的学生称作“后进生”“潜力生”等称呼,对于考试成绩后面的老师就这样杜撰的称呼。成绩本应该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附带产物。老师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可是,应试教育把教育变成了考试。老师的职责简化为教学生考分数。把本来复杂的教育评价简化。用分数的高低评判教育的效果,用分数的高低来判断一个老师的好与坏。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一部分教师沦落为“潜力”教师。不是“潜力”教师不好,不会教育,而是学生的分数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而学生的分数不仅是教师能够决定,还有学生的家庭教育、基础和学生的天分等等其他因素。因此,把分数不好简单归为教师教的不好,有失偏颇。
而学校对于“潜力”教师几乎都会采取放弃。放弃的方式大概有以下几种:
学校会根据教师的成绩,会把教师进行分类。一部分所谓的优秀教师就会被安排重要的课程,一部分“潜力”教师就会被学校安置在教辅岗位或者其他工勤岗位。大多数情况下,教学岗位老师的地位明显高于其他岗位。这样的做法,无形中会加重所谓优秀教师的担子。本来是全校的工作量,由于部分老师的不参与教学,导致多出的教学工作量加在其他教学老师的肩上。这样安置“潜力”教师,不利于教师队伍的成长,也不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潜力”教师存在问题,需要学校帮助教师成长,而不是选择放弃。如果每一位老师都这样对待班上的后进生,学校教育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教师中存在能力不足的,他们需要的是耐心的帮扶,而不是无情的放弃。只有帮扶,才能够让“潜力”教师成长起来,否则,只会让这些老师永远远离教坛。一个走不上讲坛的老师,将会是一生的遗憾。
有些比较有手腕的校长,不会把“潜力”教师放到其他的岗位,而是利用手中的权利,把老师交流到其他的单位。而且,“潜力”老师去的单位大多数是偏远、薄弱的学校。空缺处的编制会引进更好的老师。这样的做法,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样只会让每一位老师寒心,让每一位老师都会自危。花无百日红,谁能够保证自己成绩一直很好呢?好成绩用不断的交换老师取得,注定学校永远是一所没有文化底蕴,没有人情味的机构。把“潜力”老师交流出去,把教育简化成了一种交易。人与人之间只是利益的牵制而已,没有任何的人情味。
“潜力”教师是一群亟待帮助成长的人群。他们可能存在知识的缺陷,可能存在管理的缺陷,可能存在教学方式的不足等等,但是放弃绝对不是最佳的选择。“潜力”教师是等待开发的宝贵资源,不要随意的丢弃。
分享:
1
喜欢
前一篇:教育不能够是交易
后一篇:总是不能够淡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