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891477/c4aa504942c28b34.jpg)
越来越发现,有些事放着放着,可能就真的放下了。我这样说让某某看到,可能又会撇着嘴笑我。但其实这话到底对不对,她近段时间也应该深有体会。可能是年纪大了,纠结过了慢慢就想通了。
晒一下读书时长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91477/5f14150eeb17a6e4.jpg)
这个月主要读的是小说,其他的只能说是瞟了一眼。但三十个小时的读书时长还是挺厉害的。
《罪念·完结篇》是我喜欢的悬疑刑侦类型,但相比以前看过的《暗黑者》、《心理罪》、《读心师》等作品来说,有那么一点点欠缺。无论是案情的逻辑上还是心理画像部分,都没有达到让人惊艳的程度。就拿对嫌疑人的犯罪侧写来说,《读心师》中的沈跃凭借自己的学识和经验,通过罪犯的言行举止去分析和判断罪犯的犯罪心理成因甚至企图,精准之下也觉理所当然。《心理罪》中的方木则不同,他对犯罪行为有种天生的共情能力,通过对多个犯罪现场的走访和查验,从中总结出嫌疑人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特征,甚至他的心理画像神奇到能说出这些人被捕时身上会穿着什么衣服。
在我看来,悬疑小说好看就好看在情节虽离奇,但却能一步一响,每一句话,都在后面铺展开的讲述中得到印证和回响。我记得好多年前看过的东野圭吾的《新参者》就有这种感觉。文中的每一句话,主角做过的每一个动作,甚至他每次出场穿的每一件衣服,都被作者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当到了结尾真相大白时,不禁会惊叹于作者的缜密细致。
《妖怪大全》断断续续地看了一部分,我发现里边的小鬼好多都听说过,在中国的鬼怪故事里也能找到痕迹。难道说文学和艺术是世界相通的,鬼怪也是相通的么?这本书其实不错,很全面,但我实在是忍受不了那种幼稚的语言。我不信一个文学艺术大师会用这样的语言去写一本书,那么我猜测,是翻译的原因。但我又不信翻译成这样也能出版?算了算了,我看书老有这个毛病,就要找别扭,好好地看完不行吗?行,好好看。
刚才看读书时长时,发现软件把阿若的《觉如阁》也计算在内了。可惜了,阿若的小老头还躺在香炉上等着她解围呢,却不知她又在哪一处快活逍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