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日课004|性格的均值与极值

日课004|性格的均值与极值

作者: 青蛙杨 | 来源:发表于2018-03-19 22:51 被阅读0次

回家路上听了《平均的终结》这本书,里面提到性格或许只是一种虚无的存在。

早期的“形势派”认为,人的性格是随着形势不停变化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只要到了音乐震耳欲聋的迪厅,再含蓄内敛的人也会变得热情奔放,因为“形势”决定了人们的“性格”。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可是也很容易找到问题——为什么不同的人在迪厅里表现并不相同呢?照理说环境一样,热情程度应该一样才对呀?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心理学家纷纷转为“特性派”,也即一个人是怎样的,那就是怎样的,形势的改变影响甚小。如果认可“特性派”,那么也有一个明显的问题——人们发现自己很矛盾。一会儿热情,一会儿冷漠,一会儿淡定,一会儿冲动……好像什么性格都沾点边。这是不是和星座分析、性格色彩很像?大师们纷纷表示,每种都搭一点,但可以有个主要性格呀!心理学家们却不这样认为,如果所谓性格标签无法准确描述一个人,那就是没有意义的。

于是“情境派”出现了,也即人的性格没有固定的表达式,应当说某个人“如果出现在什么场景中,会表现得怎么样”。举个例子,有些人第一次见到陌生人会很内敛,熟了非常热情,这就是情境,而非一棍子打死说这人很内向。

这就和最近在做的用户画像有点类似了。在画像中,我们采用聚类算法,简单点说就是根据不同特征,把人分成几类。通过一些算法,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将相似的人归类,但当描述的时候却遇到了大问题——因为我们用的都是平均值。

比如说,我们在归类的时候可能特征是收入,也即收入高的会归到一起,收入低的会归到一起。归类完毕后,我们衡量高收入和低收入两类人群的年龄特征,发现高收入群体的年龄均值比低收入群体年龄均值大,可是我们能判定一个高收入的人年纪大吗?不可以吧。

同样的道理也作用于性格。一个外向的人,一定会成为交际花/草吗?或者反过来,一个交际花/草,一定是个外向的人吗?都是不一定的。

以上是平均值带来的谬误。

不过,既然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人,人无法用均值来衡量的,那有没有一个人,是代表着一种极致呢?应该是有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总有最开朗的那个人,这个人就是极致开朗的代表。再扩大点范围,全世界大几十亿人口,TOP1太难,那么前10W,是不是也能代表一种纯粹性格呢?我认为是的,这些人很可能爱憎分明,有着明确的界限。

当然,并不是说纯粹性格的好或不好,想说明的只是,这世界可能存在少部分人,他们的性格可以用简单词汇来描述,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性格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描述。

注:“形势派”、“特性派”、“情境派”均非专有名词,仅为了说明方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课004|性格的均值与极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pm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