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文学鉴赏与实用文章阅读
以文学的姿态阅读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包括沉浸式感知,和借助文学解读的工具或行家的指点,扩展、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这两种状态是交互的。
这对语文教学的启示是,阅读教学中教知识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是帮助学生抵达更深层次的沉浸式感知。也就是说,语文知识功能是工具。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感受从低层次走向高层次。其中,沉浸式感知既是指阅读的目的——学生阅读是为了获取理解和感受,也是指阅读的方式——学生自主阅读就是通过沉浸式感知的方式获取理解和感受。
但是,学生的理解和感受无法通过沉浸式感知的方式自然而然地走向深层次,而需要引入新语文经验或新生活经验。新语文经验的主要形式就是语文知识。
第一,以文学的姿态来阅读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
第二、现当代散文的文学鉴赏,要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
散文鉴赏的核心是体味和分享。散文最难读的地方,或者说好散文之所以是好散文的地方,就是作者的感受和经验超越了我们常人。
散文的文学鉴赏,包括形式方面精准的言语,还包括作者精准的言语所表达出的细腻的人生经验。我们体会优秀散文的精准语言,最后要落实在对作者感悟到的人生经验的领会和分享上。
第三,文言文的文学鉴赏要理解古人情怀,赏析古文章法,感谢文言美感。我们现在读文言文已经不仅仅是读一个作品,而是读一个作品所代表的语言以及民族精神。古代散文作品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语言的锤炼和章法的考究这两个方面。
阅读文言文,其实是学习文言文,在疏通文字的基础上,通过赏析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理解古人的情怀——在其所言志、所载道其间贯穿的对文言美感的感受。
第四,鉴赏好文章的言语表达功力及效果
实用文章阅读,第一种快速阅读,跳读。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了解字面意思。第二种,理解性阅读,阅读目的就是理解作者说了什么。第三种操作性阅读。阅读不仅是知道作者说了什么,还要把作者所说的与自己的实践相关联。
第四种,批判性阅读。批判性阅读很简单,用理性的标准的评估你的阅读材料。
第五种,研究性阅读。抱着解决问题的目的,采用的一种阅读方式。
二、明确阅读教学及其路径
学生和课文之间形成了一个落差,语文教学的规定性在这里,语文教学的确定性也在这里。阅读教学就是要解决这个落差。课文是学习的材料,学习的要素包含在其中的材料。课文有两个特点,第一课文不仅是学习的材料,而且是学习的对象。
第二,课文当中包含可能高于学生现有语文经验的因素。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落差。所谓的教学内容实际上就是确定两点,第一点是终点,就是课文最要紧的地方在哪里?理解这篇文章必须要理解的地方在哪里?第二点是起点,就是学生目前需要学习的是什么?学生读课文可能犯的错误是什么 ?这两点之间是相互对应的,课文最需要理解的地方往往是学生不会的地方 。
教学的路径,怎样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第一条依据文本体式来确定教学内容,也就是教学的终点。即这种体式的文章该如何阅读,关键词句在哪里,怎么去把握。第二条是根据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教学内容,也就是教学起点。即学生自己能看懂哪部分,看不懂哪部分,学生能体会的是什么,不能体会的是什么。阅读教学的路径就是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点或链接通道。
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有以下三条。
第一,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语文教师要把看起来是生活经验的问题转换为阅读方法的问题。
第二条,路径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点划批注不仅仅是阅读方法的问题,在哪里点,在哪里划,在哪里停,在哪里注关乎阅读的内容,教学的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不是把情感抽出来,而是去感受词语所蕴含,所包含的情感。把握作者的情感,原来是从词语中,从词语的声调中去看,去体会,去感受。情感不在外面,就在词语中;情感不在外面,就在声调里;情感不在外面,就在标点符号里。教知识不是讲解术语,而是指导学生学会这种阅读方法。
第三条路径,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
学生通过交流和分享,掌握别人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