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学演义
心理学演义(13)精分是个坑,别把岁月扔

心理学演义(13)精分是个坑,别把岁月扔

作者: 董点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18-05-19 23:58 被阅读57次

    假如你房间的墙角有一堆臭袜子,他们扭曲着缠绕在一起,黑色灰色的印记见证着它在你脚上时间的长短,隐隐散发出的奇怪气味表示你踩过的不同的狗屎。尽管你曾用它接圣诞老人的礼物,给你的小脚小腿保暖,甚至曾经给你们的XXOO增加了不少情趣(如果是长丝袜),但鉴于目前状况,鉴于它的特殊味道和N个破洞,扔掉他确实是最明智的选择。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就是墙角的臭袜子。

    有些东西,它早已是不入流的知识,也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我们只要学习这门学科,就绕不开它。这种知识,除了中医之外,还有一种影响力较大的理论,就是精神分析。精神分析早已被踢出历史舞台,变为心理学史的一部分。目前,它更大的作用是激发了人们对文学创作的想象,而不是心理学研究。不过有一点,他奠定了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职业精神与伦理原则。

    所以只要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就绕不开。

    绕不开,并不表示它有用。就像你回家的路上不小心踩了一坨狗屎,你不能说它是你回家的必需品,它只是特定阶段的衍生品。

    让我们评价下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吧。

    图片来自网络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评价

    首先,上硬菜:学心理学的童鞋,千万!千万!千万不要从学习精神分析开始,更不要以学习精神分析结束。

    所以,我的个人建议是:如果你未来准备从事心理学事业,对精神分析的理解局限在我前面的章节内容就足够了。千万不要在这个理论上继续浪费生命。

    精神分析也已经被现代心理学抛弃了,抛的很远,飞得很高,摔得很惨。它上升和下降的轨迹划了一个美丽的抛物线。

    为什么精神分析是坨狗屎?

    (一)主观性

    精神分析的结果都是主观的,无法被证明是正确的,当然也无法被证明是不正确的。这样就陷入了“信则有,不信则无”,或者“不准是因为你心不诚”的困境。从这一点,精神分析和跳大神,算命先生并无本质差异。

    不过,精神分析的人都善于写书,自己建立个期刊发表自己的论文,自己组织个研讨会不让不喜欢的人参加。一副科学味十足的样子,起码把形式搞得很正式。这就得佩服这些人的精神,算个命也得弄得文绉绉,很学术化。

    举例:如果你抑郁了,精神分析认为存在着某个“病灶”,特别是某件你童年遇到的某件事,你受了怎么样的忽视和对待,正在憎恨谁。他们关注你和抑郁症的关系,你和这些事情的关系,有没有可能从这些事情中重构出“意义”来。

    其实,你心里想说:我靠,我只是失恋了好吗?

    (二)故事性

    我之所以说它更多影响在文学想象,是因为精神分析本身就好像个文学作品,不过晦涩难懂而已。精神分析的长处在于讲故事,而具有离奇情节的故事总是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如果学一个枯燥的理论就像看侦探小说,那么该多有意思呀。

    (1)精神分析用故事征服了媒体,他用一些曲折离奇的经典案例,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因此,在传播学上,它是成功的典范。这一点现代心理学还真得好好跟弗洛伊德学学。

    (2)精神分析用故事征服了“来访者(咨询者)”,他经常给来咨询的人创造一种“哦,原来如此”的顿悟体验。

    比如发现了来访者现在的恋爱模式和与父亲的相处模式很像,就说恋父情结。让你感觉脑袋不时被点亮的感觉,感觉似乎有点道理,好像你在“进步和成长”似的。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给自己的不能解释的故事找一个解释。而精神分析恰好满足了这点。所以,现在还有很多精神分析的拥趸。当你所接受的知识超出了你的常识,或一个苦思不解的谜题终于获得了一个答案,都会产生顿悟体验。尽管这种顿悟基本是错的。

    (3)诠释性

    精神分析根本就不是一门科学,它更像一门探索心理现象的诠释学。(专注于对事物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和哲学)。现代阐释学的奠基人海德格尔(Heidegger)老爷子认为:阐释学是研究“只有通过理解才存在的那种存在者的存在方式是什么”。

    知道什么是阐释学了吗?不懂?我也还不懂。反正搞哲学的从来都不好好说话。

    简单理解就是解释事物的学问。我不去探索原因,我就负责解释结果。

    比如,孔子当年说了些话,弟子弄了本《论语》,其言论在百家争鸣时代也只是一家之言而已。一直不受重视,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来,后来历朝历代的“儒生”开始注解论语。结果各类著作汗牛充栋,不胜枚数。前些年还有《##读论语》的出来讲,仿佛孔老爷子几句话就把几千年的道理讲明白了,几千年的社会发展演习透了。你认为可能吗?

    毫不客气地说,这纯粹是瞎扯!随便拿出一本哲学书,其思想深度都是《论语》的几百倍。

    如果如汉朝初期几位皇帝坚持“黄老思想”治国。现在的孔子思想可能就是墙角的臭袜子。

    有些事情,只是历史的偶然罢了,没你想象的那么好。

    说到哪里了?哦,,,咱们回来。也就是本来有个事,不断的去按照自己的理解和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行解读,就类似阐释学。因为这样做学问比较保险,而独创一些东西比较困难。

    精神分析就是干这个的。不过它阐释的是你的精神问题。

    精神分析会使用很多歪曲事实的类比,通过发明了很多古怪的术语,比如俄狄甫斯情结、阻抗、本我、超我、口唇期、肛门期、里比多等等。发明这些术语,不是为了构建学科体系,而是发明一个“术语”去解释和描述不能解释的心理现象。

    至于这些“术语”的核心含义,往往也是带有神秘色彩。并且,可能随着讨论逐渐丧失其原有的意义。说白了,就是为了解释我比较神秘的理论,我发明一些更加神秘的术语来解释它。听的人肯定是越听解释越让人晕乎,感觉很神秘。而我们前面提到过,神秘是一种吸引力。

    (四)科学与有用

    有些人可能还会问:如果精神分析如你所说的一文不值,和科学没有一毛钱关系,为啥他在临床实践中被报告有时候也是有用的呢。

    不科学,并不表示没用。

    心理咨询发挥效用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这一过程过程需要咨询者的积极配合。精神分析通过创设神秘的仪式让人对其产生神秘感和尊崇感,进而积极配合,反思自我。这可能就是其发生作用的根源吧。

    因此,它有时仿佛也起作用。但其起作用的原因并不清楚,可能就是这种仪式感带来的结果。而不是所谓的方法。

    这样理解吧:

    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处在婴儿阶段。那时候学术界对心理运作和心理疾病的理解极其匮乏,一旦发现心理疾病,常常是没有好用的方法,也没有能用的药物。甚至还常常被用来作为歧视和灭绝的借口。比如,希特勒的纳粹就曾经对类似群体进行过“清理”。

    在这个时候,各路大神都出来折腾,展示自己忽悠的能力。部分比较能忽悠的人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忽悠出各种心理治疗的方法,甚至建立个理论体系。在其中,有个叫弗洛伊德的人,特能讲稀奇古怪的故事,还能把现有的问题解释的头头是道,让听众听得一愣一愣的。于是他建立了一个学说叫《精神分析》,吸引了一批粉丝。

    有没有用?有是似乎有,有时候又没用!谁都不知道。但是,在当时的情境下,反正没有更好的方法,先用着呗。

    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事情强调三遍)

    到了现代,有了更好用的方法,就不要去用那么不靠谱的东西了。

    这个解释同样适用于对“中医”的理解…

    持续更新中...

    更多更新,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董点心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学演义(13)精分是个坑,别把岁月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xzdftx.html